以物寓意的花鳥畫_花鳥畫家有哪些?

以物寓意的花鳥畫

       花鳥與人們的生活關系密切,無處不見,無處不在,與人們朝夕相伴,因此,在遠古時代,花鳥就時常作為藝術表現的物件。早在七八年前的河姆渡遺址中,就有雙風朝陽的刻骨,在仰紹文化的彩陶圖案裝飾上,以植物和動物(如魚、鳥、鹿等)為主題也是很普通的,使其成為仰紹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進入階級社會之後,花鳥畫當作工藝美術的一部分,常在各種屏風、器物或裝飾品中出現。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花鳥畫開始從工藝美術範圍中獨立出來,已出現了專門從事花鳥畫創作的藝術家。據畫史記載,梁元帝肖繹曾畫有《蟬雀百團扇》,南宋一畫家也畫有《蟬雀圖》。但是遺憾的是沒有實物流傳下來可作佐證。只是到了隋唐,特別是唐代,具有獨立審美意義的花鳥畫,才正式產生了。從此,花鳥畫作為一種獨立的畫科登上了畫壇。
      唐代花鳥畫,畫種分工也日趨明顯,出現了各種專長的畫家。最負盛名的是薛稷和邊鸞。薛稷是盛唐最受時人稱頌的花鳥畫家,尤擅畫鶴,史稱他在官署、寺廟和私邸中畫了不少花鳥壁畫,他畫的鶴被稱為一絕。杜甫就有稱讚薛稷畫鶴的詩句:“薛公十一鶴,皆寫青田真,畫色久欲盡,蒼然猶出塵。”道出了畫家筆下鶴的高昂神韻。還有邊鸞,他的花鳥畫設色鮮明,濃豔如生,能“窮羽毛之變態,奪花卉之芳妍”。他對唐末五代花鳥畫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五代的花鳥畫已經有了更多的實物可循。那時的花鳥畫已經形 成了兩種風格、兩大流派,一是以西蜀皇帝畫院畫家黃筌為代表的“黃家富貴”體,二是以江南南唐處士徐熙為宗主的“徐熙野逸”體。
       黃筌是成都人,從17歲入皇家畫院就一直沒有離開過,是典型的御用畫家。所畫題材、手法都反映了宮廷貴族的要求。大多描寫禁中所有珍禽瑞鳥、奇花怪石,用筆精細、不見墨痕,只以輕色染成,帶有 一種宮廷的富貴氣韻,故稱之為“黃家富貴”。而南唐的徐熙,出生於江南名族,但他本人卻是一個不願做官的“處士”,史書說他是“志節高邁,放蕩不羈”。由於他置身於宮廷畫院之外,因而擺脫了院派作 風的約束,追求以質樸手法表現大自然中的山花野竹,水鳥塘魚等通俗題材的靈趣,創“野逸”風格,被稱之為“徐熙野逸”。 北宋統一,黃筌進入北宋畫院,“黃家富貴”開始在北宋繁衍,獨霸畫院畫壇。北宋中期,出現了一個同為四川人的趙昌,開始變化“黃家富貴”的風格,他的“沒骨”花鳥,色墨融合,開始有了突破,稍後起者,有長沙人易元吉,安徽人崔白異軍突起,融“黃家富貴”與“徐熙野逸”兩家之長,結合多種技法,先畫出描繪物件的骨骼、體積,再罩 以淡色,畫面的形象多強調其動感,或見鷺迎風逆水而上,或見野 鴨在蘆葦蕩中因意外驚憂而狂飛。
         在北宋末期,還出現了一個有名的皇帝畫家,宋徽宗趙佶。我們的歷史書常罵他是一個昏庸無能的皇帝,那是針對他管理國家來說的,北宋王朝就亡在他手裡。但是,在藝術上他則不“無能”,他應該是一個有相當藝術修養和藝術才能的藝術家。由於他對繪畫的特殊嗜好,繪畫開始正式的列為國家科舉項目。同時他還親手培養畫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家美術學院,設立“畫學”專業。但學生是不平等的,出身貴族士大夫的,進“士流”班,畢業後可以去做別的行政官,出身平民的學生則進入“雜流”班,則不准做官,只能畫畫。對於這些學生,據說趙佶常親臨課堂指導創作,要求繪畫尚理法,重形似,寓意深刻,耐人尋味。所出之畫題,也多用古人詩句,構思巧妙者為立。如“亂山藏古寺”,要求要點在於一個“藏”字,有學生畫了滿目荒,一和尚在山腳上艱難地挑水,雖然畫面上沒有廟宇,但卻用和尚的出現來突出廟宇的“藏”在深山之中。所以此畫被認為最好。又如一題:“踏花歸去馬蹄香”,有奪魁者畫一群蜜蜂追逐馬蹄而飛,突出了馬蹄上的花香氣。再有一題是“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一奪魁者則通過一船夫睡舟尾,橫一孤笛,來說明船夫曾為了招攬生意賣力地吹笛,但久吹無遊客來應,他困倦不堪,只得將笛子橫於舟尾,自己蒙頭大睡去。這種處理,把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的雙層意思都表達出來了。這種繪畫命題的方法,雖然是出於上層統治者愉悅玩賞的需要,但卻在客觀上促進了繪畫與文學的密切聯繫,以及促進了畫師們去努力思維。如何準確而含蓄地表現富於詩意的繪畫境界,成了當時畫師們追求的中心課題。
        趙佶創辦的學院不但培養了大批美術專業人才,繁榮了創作,而趙佶本人也是一個詩書畫全能的人。他的花鳥畫,有不少作品流傳,且風格多樣,不乏傑作。他的《芙蓉錦雞圖》、《祥龍石圖》、《瑞鶴圖》等,都可以稱得上花鳥畫的精品。
 北宋滅亡,南宋偏安江南,其繪畫傳統多沿襲北宋,沒有什麼突
     破性的進展。南宋中期以來,畫家馬遠將山水、花鳥與人物結合在一起,使花鳥畫在寓意上更加明確,找到了最佳的“以物寓意”的途徑。馬遠的一幅代表作品是《梅石溪鳧圖》,表現了溪谷的幽靜,梅花的芬芳和群鳧的活躍生命,是山水畫與花鳥畫的完美結合。再稍後,有擅長于人物畫的梁楷、牧溪,借鑒減筆水墨人物畫技法,開創了減筆寫意花鳥畫,又為花鳥畫開闢了一條新路子。減筆寫意花鳥畫筆墨極簡,意境卻很深遠,大有以一當十之妙。如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梁楷創作的《秋柳雙鴨圖》,就是一幅難得的藝術珍品。

       元代的花鳥畫與宋代相比,就像人物畫一樣也有所沒落。在花鳥畫方面大致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沿襲宋畫院的傳統,工致豔麗;另一部分則繼承了宋代文人畫的發展道路,作水墨寫意枯木竹石,追求書法趣味。使號稱“四君子”的梅、蘭、竹,菊為題材的作品空前興盛。借物寓意,人各一態,風格多樣,拓寬了花鳥畫的審美領域。最著名的畫家則首推杭州人王淵,他的水墨花鳥畫被時人稱為“當代絕藝”。傳世作品有《竹雞圖》,用水墨畫成,既有工筆花鳥的精緻,又有水墨寫意的意韻,幹濕濃淡相宜,不施丹粉而五彩繽紛。
        比起人物畫和山水畫來說,花鳥畫真是一個晚熟的生命,儘管她最初的出現比人物畫和山水畫都要早得多,但至唐代,她才以一個完整的生命體誕生於畫壇。而在表現形式和技法上的每一點突破卻又都是以山水畫為先,花鳥畫只緊緊跟隨其後。但機遇終於來臨,至明代,隨著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這號稱“吳門四家”在江南的崛起,水墨寫意花鳥之風便大興。吳門四家在藝術上是畫壇上難得的多面手,詩書畫全能,山水、人物、花鳥皆精,雖然人們常把他們的成就歸結到山水畫系列,但花鳥畫中,他們也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們在前人的基礎上進一步追求筆情墨意,並強調物件神態與畫家情趣的統一。此後,在明代另兩位花鳥畫大師陳淳和徐謂用心血、情感、筆墨的溶鑄之下,花鳥畫最終走向了成熟和完善。 陳淳是江蘇人,曾投在吳門四家的文征明門下學畫,深得文氏的賞識,從此聲名鵲起,他的花鳥畫屬文人秀雅一路,在題材上不求奇花異草、珍禽怪石,而多表現庭園中和自然界的普通花草、動物,在表現上,不追求濃妝豔飾。而尚簡捷的筆情墨趣,在技巧上則進一步發揮了水暈的功能,對宣紙性能的熟練把握,使筆墨水份在形象的塑造中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種種微妙的變化,這是他的最為突出的貢獻。
其傳世作品有《松菊圖》、《牡丹圖》、《設色花卉》。陳淳之後,徐謂則從思想性和藝術性兩方面把寫意花鳥畫加以進一步發展。徐謂本出生於紹興城內的名門望族,自幼就博覽群書,又好彈琴、擊劍、騎射、學佛學道,並深通南詞北曲,並投得名師學畫,才華橫溢。但好景不長,隨著他父母相繼去世,家道中落。他本想靠仕途獲取功名,卻又屢試不中,因此,他一生是境遇坎坷,生活動盪不定,最終成為憤世嫉俗的封建禮教的反抗者。徐謂在繪畫上以寫意花卉為主,在藝術上敢於衝破藩籬,大膽創新,把水墨寫意花鳥畫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他在作品中借題發揮,把恣意縱橫的筆墨與題跋詩結合起來,抒發心中的不滿與憤懣。他的代表作《墨葡萄圖軸》,用墨幹濕並重,蒼潤相間,不求形似,而重生韻,並題詩,“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置閑拋野藤中”。把其英雄失落,懷才不遇、投門無路、一生潦倒的境遇以及由此升起的憤懣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徐謂的繪畫和風格對清代寫意花鳥畫的揚州畫派有著直接的影響。
        清代在山水畫中派系眾多,各有所長,而在花鳥畫中,則只可數得上揚州畫派。揚州畫派的成員有鄭板橋、汪士慎、金農、黃慎、李釁、羅騁、李方膺、高翔等8人,因為他們都活動在揚州地區,而且他們還敢於突破清初六大家崇尚摹古,追求筆墨形式的“正統派”畫風,主張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敢於創新,主張師造化,注重創作,他們在生活上也安於清貧,不追名逐利,常用書畫來發洩對社會的不滿。因此人們又稱他們為“揚州八怪”。揚州畫派最終以一種清新的生氣勃勃的姿態振奮了中國畫壇,在中國畫史上有極重要的地位,對後影響很大。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的動盪也帶來了藝術的變化,中國畫也開始了改變,吸收了西洋畫的色彩明快,形象真實生動等特點,一些赴日、赴歐的留學畫家開始了中西藝術結合的嘗試。活躍在上海的海派畫家和活躍在廣東的嶺南畫家也在這方面有突出的貢獻,留下了不少新穎的作品。中國畫走過了漫長的道路,既顯示著成熟,也面臨著新生。

 

花鳥畫家都有如下:


譚勇
男,(1918.8—) 號怯庵 , 廣東四會人。 中國著名花鳥畫家,擅長中國畫、美術教育。 在六歲時離家求學,早年參加嶺南畫派高奇峰門下的“民間畫會”。1938年考入以徐悲鴻為主任的中央大學藝術系,1942年在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畢業後留校任徐悲鴻助教。作為徐悲鴻的入室弟子,與其老師朝夕相隨,深受其稱讚和獎掖。抗日戰爭時期的畫作專以勞苦大眾為題材,徐悲鴻曾給以高度評價。歷任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是徐悲鴻獎學金委員會委員。60年來教學與創作並舉,人稱“畫壇多面手”,長於人物山水畫,尤精花鳥,工寫俱能,題材寬廣,有“中華第一鴿”之譽。作品有 《木工》在40年代全國美展獲榮譽獎,《水庫工地》在50年代全國美展後為 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有《佛子嶺水庫》、《和平之春》、《報春圖》等。出版有《譚勇畫 集》、《譚勇畫選》、《花鳥畫法》、《花鳥畫教材》等。他主講的五集共6小時的《寫意花鳥畫技法》錄影帶已出版,受到專家、教授好評。

朱澤
男,1924年6月出生,鹽城市人。1941年到魯藝華中分院學習美術,相繼參加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55年從中央馬列學院畢業後,從事新聞,政法、黨政工作。長期以來,結合工作進行寫生和國畫創作。1988年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後,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作畫,畫人物、山水又畫花鳥。現為江南詩書畫院常務副院長、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創作研究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參加全國性的孺子懷、芙蓉杯書畫大賽、二、三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展評及其他畫展並獲獎。在德國柏林、山東省美術館、許昌博物館辦夫婦聯合畫展。許多作品在報刊和畫冊上發表。簡介錄入《世界文化名人辭海》、《世界名人錄》、《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馬立祥
1928年生,又名馬良申。男,浙江東陽市人。歷任浙江省立杭州師範學校畫會會長,部隊文工團、文化部美術、攝影創作組組長,南京市美協花鳥畫創作組組長,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副秘書長。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南京市美協花鳥畫研究會會長,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特聘研究員,中國歷史博物館畫廊藝委會藝術指導委員、教授,中國電子神劍文學藝術學會美術副部長,寧夏軍區書畫院名譽院長等職。1951年畢業於上海美專國畫系,1957年1月至1961年8月,進修於中國畫院(北京)、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國畫專業,專門受教于齊白石、陳之佛、張書旅、王個移等名師,主攻花鳥畫。

劉菊清
1929年生,武進奔牛人。1945年就讀于樹人中學(今奔牛中學),1948年考入杭州國立藝專(今中國美術學院),195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繪畫系後在南京藝術學院從事中國畫教學,1959年起專攻工筆花鳥畫教學與創作。歷任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年畫研究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劃學會會員,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副教授。曾到南京、蘇州、上海等多家博物園(館)臨摹兩宋、明清繪畫真跡,師從陳之佛、謝稚柳、陳佩秋、劉海粟、吳湖帆等,作品有《 搏浪》、《夜深沉》、《鳥倦飛而知還》等。與人合作的《松鶴長壽》中堂印行發行達500萬份。

李有光
(1931.2—)安徽桐城人。擅長中國畫、書法和篆刻。1949年入南京大學藝術系。 1953年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畢業並留校任教。歷任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韓國德城女子大學客座教授。現為該院副教授,裝飾畫教研室主任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理事 作品有《護送》、《棲霞風光》、《在建築工地上》、《瑞雪》等入選全國性美展,著有《陳之佛研究》、《陳之佛工筆花鳥畫解析》、《工筆丹頂鶴技法》等。作品曾獲“中日水墨代表作家優秀作品獎”,“菲律賓中華逸吟水墨書畫展榮譽金獎”。

喻繼高
1932年出生,江蘇銅山人。1951年考入南京大學藝術系,1955年畢業于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1957年參與籌備並調入江蘇國畫院,專門從事工筆花鳥畫的創作和研究。系國家一級美術師。現任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委、中國工筆劃學會副會長、徐悲鴻獎學金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李湖福
1933年12月生,浙江仙居安洲街道柱岩村人。1949年1月初中畢業,1951年7月參加軍事幹部學校學習與工作,1957年從部隊考入南京藝術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教授,江蘇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在部隊工作期間,立三等功4次,創作的幻燈片受北京軍區獎勵。在學校教學中先後2次被學校評為優秀教育工作者。在創作科研中,設計的絲綢織花圖案、棉布印花圖案等,多次被內外銷廠家選中投產。創作的年畫、工筆花鳥畫多次入編《中國當代書畫家作品潤格精典集》等。天鵝絨靠墊選入出國展覽,獲《第五屆國際書畫作品展》金獎、“炎黃杯”國際書畫邀請展金獎。主要著作有《紮染藝術與技法》、《花邊圖案設計》(合著)、《首飾工藝基礎圖案》(合著)。專題文章《花卉寫生與花布設計》、《絲綢織花圖案設計點滴》等。還編寫有《絲綢織花圖案設計》、《印花布圖案設計》等教材。

陳培光
號阿光、金陵牡丹陳,1933年11月出生于福建漳平市。2000年被江蘇省政府聘請為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並被選為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長。

趙升仁
1934年出生,浙江東陽人。一級美術師。1958年畢業於江蘇師範學院美術系。1985年被育工作評為江蘇省優秀教者。退休前為江蘇省鹽城市少年宮中學高級美術教師、鹽城市書畫函授學院國畫部主任。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等。國畫創作上師法傳統,力求創新,功力深厚,自成一格。其作品質樸渾厚,不雕飾,造型自然大放,工寫兼施中不拘謹,施色富麗而不媚俗,用筆厚實率直,運墨沉著老辣而富於變化,其章法運用穩中求變,得體有致。畫面理、氣、趣、俱佳,形成了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國畫作品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南京、西安、山東及臺灣、紐約、東京、新加坡等地展出,並獲國際銀獎、金獎和特等獎,作品被國家文化部外聯局和多家美術館收藏。在中共中央理論刊物《求是》及《江蘇省花鳥畫集》、《關月談紀念書畫集》、《20世紀國際現代美術精品薈萃》、《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等數十部大型畫集中刊有作品。1993年撰寫出版了《怎樣畫梅》、《怎樣畫牡丹》等國畫技法叢書和《趙升仁畫集》。電視專題片《國畫家趙升仁先生的藝術生涯》及電視教學片《少兒國畫入門》、《老年國畫基礎》由南京電影製片廠和中國錄音錄影出版總社出版發行。1998年遼寧美術出版社出版《趙升仁國畫作品》專集。其傳略入編《世界名人錄》(中國卷)、《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中國當代名人錄》、《中國當代文藝界人名大辭典》、《中國專家人名辭典》、《世界書畫銘錄》以及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光碟《當代中國美術家》等多種辭書資料。

陳修範
(1934,7—) 女,祖籍浙江慈溪人,1934年生於南京。擅長中國畫。著名藝術家、工筆美術家、傑出的工筆花鳥畫家陳之佛教授之女,她自幼得其父親教誨,並耳濡目染,心摹手追,打下了扎實的繪畫基礎,蘊育了高雅的藝術素養。1950年考取了蘇州美專(後改為華東藝術專)。1955年,陳修范畢業于華東藝專,因其畢業時創作的一幅人物畫被上海人民出版社選中,故被分配到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先後搞過連環畫創作和美術編輯。後又調至江蘇人民出版社。

吳國亭
(1935.10—) 生於南京浦口鎮(今南京浦口區),祖籍天津。現供職於江蘇省美術館,為國家一級畫師。1960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版畫系。曾在浙江美術學院學習和教學近三十年。作品在全國報刊上發表達百餘幅;同時培養了不少知名中青年畫家。他的作品博得廣大群眾和專家的喜愛,他的成就引起國內外廣泛矚目。江蘇省美協副主席李劍晨教授、天津美術學院院長孫其峰教授、浙江美術學院院長莫朴教授、美術史論家金冶、朱金樓和鄧白教授等畫壇耆宿及海外程及、劉國松等著名畫家都十分讚賞他的造詣和卓有開拓的精神.

周積寅
筆名禾宙。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揚州畫派”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鄭板橋研究會及日本鄭板橋學會顧問、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田致鴻
1939年生,河北清苑人。1964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美術系。江蘇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曾任江蘇大學藝術教研室主任、江蘇大學藝術設計研究所所長。鎮江市花鳥畫研究會會長,江蘇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花鳥畫研究會會員。

趙年悅
1941年出生於江蘇東台,1964年畢業于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同年帶筆人戎,在海軍指揮學院工作,直到退休。曾在南京和家鄉多次舉辦個人畫展,並多次參加各種國際國內畫展,榮獲金、銀、銅多項大獎。他的部分作品已入編《江蘇花鳥畫集》、《中國旅遊藝術大典》、《海峽兩岸著名書畫家精品集》、《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博覽》、《東海戎韻》、《全軍教育技術美術書法攝影作品選》。他曾被多家藝術院校聘為教授。現為江蘇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常務理事,南京東慈書畫院副院長、一級畫師、教授,南京軍區老戰士書畫協會常務理事。從藝四十多年來,專攻中國花鳥畫,兼作山水畫。他的畫,筆墨酣暢,注重筆情墨趣,佈局新穎巧妙,既有深厚的傳統功力,又具求新求變的創新意識。尤以畫牡丹、貓、雞等最負盛名。其作品數十次參加國際、國內及軍隊的展覽,並獲金、銀、銅諸獎,在全國及軍隊的各大報刊報導,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多家電視臺和報刊作國專題報導均得好評。他的畫“筆墨酣暢、豔而不俗、中西合璧、佈局多變新穎、注重情趣”。他所畫的花鳥魚蟲及祖國的大好河山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生氣盎然、清新婉約”的風格。教學嚴謹、認真、深入淺出,深受廣大書畫愛好者的好評。趙年悅先生的作品藝術價值受到藝術品收藏界的關注,在多次拍賣會中均取得良好的拍賣紀錄,收藏界資深人士對其作品的升值潛力與空間均十分看好。美術作品流傳到美國、法國、加拿大、日本等國,被友人和博物館收藏。辭條輯入《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大辭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馮湧源
1941年生於江蘇蘇州。中國花鳥畫家,一級美術師。1958年進吳門畫院研習班學畫,後留院從事花鳥畫專業創作。現任吳門書畫院專職畫師、人民日報神州書畫院特邀書畫師,江蘇省國畫院特邀畫家、中原書畫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曾就讀于吳門畫院中國畫研究班。馮湧源先生的作品注重意境,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勇於探索創新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在創作過程中很多作品被選送到日本、美國、韓國、新加坡和港、澳、台等地展出,屢獲佳評。作品被編入《江蘇當代書畫精品選》、《當代中國花鳥畫集》、《神州書畫》一、二、三集、《當代中國花烏畫大觀》、《當代中國書畫名家珍品選》、《當代中國畫名家作品選》、《名畫》、《牡丹杯國際書畫大獎賽獲獎作品集》、《名家畫牡丹》《名家畫梅》、《名家畫荷》、《名家畫竹》等大畫冊:有的作品被《人民日報》、《北京週報》、《香港時報》、《新華日報》、《書畫導報》、《中國花鳥畫》等報刊雜誌發表並被專題介紹:有的作品被美術館,博物館.紀念館院收藏。1999年被中國文聯命名為“海峽兩岸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論著《關於工筆花鳥畫色彩的探討》被編入花烏畫專業理論集,傳略被編入《當代中國美術家電腦光碟》、《世界華人藝術家名人錄》、《歷代中國書畫名家大辭典》、《科學中國人一中國專家人才庫》(世紀珍藏版)等辭書。2005年應臺灣美術界赴台辦展及講學。

張德泉
男,1941年出生于江蘇省寶應縣,1965年畢業于江蘇省國畫院,現任江蘇省國畫院花鳥畫研究所所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學習期間得到著名畫家傅抱石先生、錢松岩先生等前輩悉心指導,對宋元工筆劃用力尤多,奠定了堅實的傳統繪畫基礎。近年來注重深入生活,多次前往廣東、雲南等地寫生熱帶雨林動植物,創作出一批富於生活氣息和時代感的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個人藝術風格。 作品先後參加第六、七、八屆全國美術展覽,曾獲中華杯中國畫大獎賽三等獎、中日美術交流展銀牌獎、江蘇省畫院美術館聯展一等獎。作品還多次在日本、韓國、香港、法國、印度、新加坡、加拿大、馬來西亞、南斯拉夫等國家或地區展出。 出版畫冊有《張德泉花鳥畫作品集》、《工筆花鳥畫譜》、《百花譜》、《中國牡丹》、《當代花鳥畫作品選》、《當代花鳥畫大觀》等數十種。

張世綱
男,出生1942年6月5日,江蘇揚州人。執教于揚州文化藝術學校。現為中國工筆劃學會會員、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文聯書畫藝術中心研究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中國農民畫研究會研究員、揚州市花鳥研究會顧問。

吳和德
1942年生,江蘇南京人,字憶楓,近號蘇翁。幼嗜丹青,苦樂耕耘,作品追求清新典雅,不與人同。曾參加《首屆北京國際扇面書畫藝術展》、《全國畫院作品邀請展》、《中亨杯全國書畫大展》、澳門《中國名家書畫作品展》、《首屆(國畫家)小品精作展》等。作品入編《當代扇面書畫集》、《中亨杯全國書畫大展精品選》、《當代中國畫傑出人才作品集》、《中國旅遊藝術大典》、《當代中國畫掇英》、《中國當代著名國畫家精品集》等大型畫集,以及河北美術出版社《名家百畫叢書•怎樣畫梅花、蘭花、竹子、菊花、牡丹、荷花》、《中國花鳥畫名家技法分解圖典》、《名家花鳥畫小品》、《中國花鳥畫臨摹與創作》、《名家牡丹畫庫》等。二00二年獲國家人事部《當代中國畫傑出人才獎》。現為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江蘇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

陳世光
(1942.6—),雲南省宣威縣人,1964年畢業于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歷任南京十七中學教師、教導主任、副校長,南京浦口區文化局局長, 江蘇省人口宣教中心編輯科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孫大貴
號沂蒙山人,漢族,1943年12月23日生於山東省蒙陰縣聯城,1958年-1961年,在蒙陰一中就讀。現為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山東科學文化學院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

范石甫
字石父,號石田耕夫,室名藝耕堂,江蘇金壇人,1943年5月生。自幼喜好書畫,學書重傳統而力求變化,所作筆法放縱,體勢寬朗,常在篆隸行草之間。作品多次入選國內外大型書法展及在《書法》雜誌、《人民日報》、香港《文匯報》等發表,或被收入《中國當代書法大觀》《中國當代墨寶集》等。兼作國畫,尤喜畫雞。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范石甫書畫》專集。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常務理事,常州市書法協會副主席,金沙書畫院院長。其畫宗吳昌碩而能自出機杼。尤善畫雞雛,朱屺瞻先生譽稱為“江南雞範”。作品多次入選國內重要展覽和獲獎,並應邀赴日本、美國、加拿大、新加坡、菲律賓、韓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展出。

施永成
1943年生.江蘇海門人。1959年考入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受到呂斯百、楊建候等諸師悉心教導,才華初現。1986年被調入江蘇省國畫院。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國畫院專職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江蘇省國畫院藝委會委員、江蘇省徐悲鴻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代會長。曾任江蘇省國畫院美術館館長、辦公室主任。兼任施耐庵書畫院名譽院長。他善畫動物畫,尤精畫虎,也兼長人物、山水、花鳥畫

何鳴
筆名師竹,1944年生於南京。當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江蘇省美協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南京市美協理事、市花鳥畫研究會會長。南京書畫院特聘畫家、研究員。先後在香港、美國舉辦個人畫展,兩次赴台講學、舉辦個展。入典《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出版著作《中國畫自學入門》(獲國家優秀提名獎、江蘇省優秀圖書特別獎)、合作《新芥子園畫譜》、《美術辭林》、《中國畫教材》、主編《學畫入門》、《中國花鳥畫技法》、《中國花鳥畫臨摹範本》等。

蔣明君
男, 1944 年 5 月出生於江蘇省徐州市。 1968 年秋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現供職江蘇鎮江中國畫院。師從陳大羽、李長白諸授。鎮江中國畫院一級美術師。

曹益
現任江蘇常熟畫院高級畫師、常熟市書畫院花鳥畫創作室主任、常熟市政協委員,系江蘇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理事、江蘇省江海書畫研究會會員。主要業績:潛心藝事,從事國畫創作近40年,對宋元明清及近代諸家之精品流覽揣摩,博採眾長而自成風格,遍遊名山大川,亦常涉足田間園林,繪畫由工筆至寫意從繼承至發展,寫從工出,工蘊寫意。作品多次參加省級以上及日本,加拿大、臺灣、香港等地展出,並發表於各大專業雜誌。又曾應邀東渡日本進行藝術交流,深得日本同行的好評,傳略及作品輯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美術家》、《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世界名人錄》、《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世紀珍藏版)、《中華人物辭海》等。主要著述:《菊花畫技法資料》、《花月園》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山花爛漫”、“聽雨”由《江蘇畫刊》發表,“白荷”刊登於《香港藝術界》,“松鷹”輯入由上海解放日報編印的”《名家書畫藏品選》、“荷”發表於專業刊物《朵雲》,其它如“月季花蔔”、“芭蕉月季”、“松鼠葡萄”等分別由《人民日報》、《新華日報》等發表,作品“蓮塘月色”、“杜鵑”、“水仙”、“白荷”、“鷹”、“秋熟”、“果熟年豐”、“綠天紅妝”、“荷花蜻蜓”等均在省美協主辦的畫展中展出,作品“白梅”、“月季”、“果熟年豐”、“松鼠石榴”、“薔薇”“筆底明珠”等分別在臺灣、香港、澳門、加拿大、日本等地展出。

顧青蛟
男,1948年6月生,江蘇省無錫人。江蘇無錫民進會員。1969年畢業于蘇州工藝美術專科學院,後進修于無錫輕工業大學。1982年曾在江蘇無錫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工作。1998年調無錫市書畫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理事,無錫市美術家協會理事,無錫市書畫院國家一級美術師。擅長古裝人物、走獸。兼作旁類。能工善寫,準確把握造型、結構、適度誇張變形,吸收古代壁畫浪漫的表現手法,作品具有嶄新的審美意韻,端莊典雅,清新雋永。作品曾參加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年畫《江南桑帛情》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第二屆、第四屆、第六屆全國體育美展;《德智美勞全面發展好》入選第五屆全國年畫展覽;曾入選第六屆全國年畫展;1997年《吳地茶韻》入選全國中國畫人物畫展;第二屆中國花鳥畫展等全國性美展十多次,曾獲全國展金獎、銅獎、優秀獎。1992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百虎畫展”;1995年在馬來西亞舉辦雙人展;2001年在日本舉辦聯展。2004年隨團出訪摩洛哥、突尼斯進行文化藝術交流。

王林詩
男,江蘇泰州市人。系中國書畫研究會會員、東方書畫學院教授、湖南省國畫館特聘畫師、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楹聯研究會會員、南京市詩詞學會理事。長期從事書畫創作,藝術功底深厚,注重文化修養,在古典詩詞研究方面有較深的造詣,融詩書畫於一體。擅長寫意花烏畫,尤愛畫雞,更喜畫小雞,有“金陵畫雞人”之美譽。他將書法線條的筆力和情趣,融會於繪畫之中,使筆下的雞神形兼備、栩栩如生。他不僅將小雞畫活了,而且蘭花、月季、紫藤、鷹、雉等也畫得十分精到。

左文匯
江蘇省建湖縣人,1949年出生,建湖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美術教師。現為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作品曾先後入選《全國首屆花鳥畫展》、《全國第二屆花鳥畫展》、《中國當代著名花鳥畫家作品展》、《北京首屆國際扇面書畫藝術展》、《跨世紀著名中國畫家作品展》、《新世紀全國中國畫書法精品展》、《21世紀澳大利亞中國畫展》、《世紀•中國風情全國中國畫大展》、《民族魂•國土情全國中國畫作品展》、《2001年全國中國畫大展》、《歡慶十六大中國西部大地情全國中國畫大展》、《2003年全國中國畫提名展》、《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一百周年書畫展》等大型展覽並多次獲獎,在《國畫家》、《美術大觀》、《美術世界》、《中國書畫報》、《花鳥畫研究》、《當代美術》等多家專業報刊發表介紹,編入數十種畫集,並獲得當代中國畫傑出人才獎等殊榮。

戴守林
1949年生於河北灤南縣,1966年招飛入航空兵部隊,從此飛行生涯20餘年。曾任空12師某團飛行大隊長。1989年轉業到連雲港港口工作,任公司經理等職。
  現為江蘇省美協會員;江蘇省文聯書畫研究中心研究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中國交通部美協會員;連雲港市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連雲港市美協理事;連雲港市書畫院特聘畫家。
  在繪畫藝術上涉獵中西多種繪畫形式,主攻大寫意花鳥畫。建立藍天美術工作室。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並多次獲獎。其中作品《竹》參加2010年鑒真杯中日國際書畫邀請展;作品《玉蘭花》參加“山海神韻”全國美展(2010年2月在北京軍事博物館);作品《西池壽桃》2005年入選江蘇省花鳥畫大展,獲創作成果獎;作品《牡丹》2004年入選交通部書畫展,獲三等獎;2007年被中國書畫報評為“2007中國書畫十大人物”提名,等等。

李小白
李小白生於湖北省江漢平原的一個水鄉小鎮漢川。自幼喜好塗鴉,整日與小夥伴嬉戲在荒野中,狂奔與綠蔭叢林裡,自得其樂。李小白1980年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師承張振鐸,邵聲郎,魯慕迅,陳立言等教授。現為中國畫院特聘畫家、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省荊州市美術家協會秘書長兼常務理事 、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2002年組織創建墨怡廬畫廊網站,並任總經理和藝術總監。

張少武
(1950-)福建長汀人。畫家、高級工程師、中共南京郵電學院紀委副書記兼監察處處長。1978年畢業于南京郵電學院,留校任教及從事研究工作。曾任學院校長辦公室主任,載波通訊高級工程師。編著《電視與圖像通信》、《程式控制交換技術》等電視教材,在全國郵電院校及全國通信行業發行。《電視與圖像通信》獲江蘇省優秀電視教材獎。
  張少武還擅長於中國花鳥畫、山水畫與書法、篆刻。現為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副秘書長、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常務理事、南京郵電大學金川書畫院院長,江蘇省美協會員,江南詩書畫院特邀研究員,江蘇省老年大學、金陵老年大學國畫教授。曾舉辦多次畫展、作品被美國、日本、加拿大、英國、法國、澳大利亞、俄羅斯、泰國、新加坡等國及收藏家收藏;國內被郵電部、南京郵電學院、第二炮兵部隊收藏。《春花雙侶》被《中國當代花鳥畫佳作賞析》一書收錄刊登出版。其事蹟輯入《中國新世紀名人錄》等辭書。

徐培晨
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別名沛人,1951年9月生,江蘇沛縣人,1967年畢業于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研究會副會長,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江蘇省徐悲鴻研究會研究員,東方畫院高級畫師,中國美術大學特聘書畫鑒定師。擅長中國畫、山水、人物、花鳥俱佳,尤精丹青猿猴,有“金陵徐猿猴”、“東方猴王”之美譽。作品多次在全國性展獲金獎和第一名,党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李鵬、李瑞環、李嵐清及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南海、人民大會堂國家文化部美術館、博物館、名人紀念館、毛主席紀念堂等收藏其力作。

賈廣慧
又名賈錢,號難虛。江蘇睢寧縣人,一九五一年十二月生。七零年被以具美術特長從學校特徵入伍,軍旅十七年多從事文化宣傳和美術創作,其間進修于南京藝術學院。八七年轉業從事專職美術工作,先後師從著名畫家陳大羽、楊建侯、潘觀繢、支振生先生。

何士揚
男,字壬元,齋號雍言館、印芯齋,1962年生,福建泉州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畫博士生,浙江畫院、西泠書畫院特聘畫師,泉州畫院特聘畫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81年畢業于福建工藝美術學校,1990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93年考入浙美中國畫系首屆助教研究班,1994年結業於浙美中國畫系助教研究生班。1998年起任廈門大學美術系副主任,2002年調入中國美術學院任教。作品編入《中國當代美術——1997-1999中國畫卷》,《中國現代人物畫全集》等。

楊潮
1952年生,江蘇丹陽人。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手指畫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理事、丹陽市政協委員、丹陽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丹陽正則畫院院長。自幼秉承家學,師從著名書畫家呂去疾、趙良翰、顧蓮村、荊位辰、張祖源等。畫院成立後,經常受到著名畫家亞明的教誨,指畫曾得著名畫家錢松岩的指點。結業於北京大學分校,擅長雨景花鳥畫法。作品屢次在全國書畫大展中獲獎,先後在美國亞特蘭大、英國考文垂、北京、天津、南京等地舉辦個人畫展。許多作品被國內外各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等單位收藏。2004年4月應日中友好協會之邀出訪日本,日本“每日新聞”刊載楊潮訪日進行書畫交流的照片。其作品多次在北京、上海、南京、鄭州等地各家藝術品拍賣行上拍,並編入《江南名家書畫選》、《中國花鳥畫集》、《中國手指畫百家作品集》、《全國畫院院長中國畫精品集》等幾十部專集。著有《楊潮美術文集》、《楊潮百鵝畫集》。藝術簡歷載入《世界名人錄》、《中國現代美術家名人錄》、《當代書畫篆刻家辭典》等數十部名人大辭典。

嚴克勤
1956年8月出生,祖籍南通,江蘇無錫人。國畫家、文化學者。 1979年畢業於南通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碩士研究生,高級記者。 曾歷任無錫市崇安區區長、無錫市供銷社主任、無錫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辦公室主任、財辦主任,現任無錫廣電集團、無錫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總裁、台長,兼任中國廣電協會理事,中國文化產業發展促進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藝術攝影家協會會員,江蘇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傳媒大學、江南大學兼職教授,無錫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南通大學無錫校友會會長,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理事。
吳湛圓
1952年11月生於蘇州,1984年畢業于蘇州滄浪美專。擅畫花鳥,兼涉人物、山水。作品中注重傳統筆墨韻味,又能將新技法融匯其中,畫面清新雅逸,頗有新氣息,作品曾在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港、澳、等國家和地區展出,多受好評,並多次在全國、省級美展中展出並獲獎。 現為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蘇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蘇州書畫院高級畫師。

尹石
現居住南京,現為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秘書長、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南京印社理事。早年學藝于揚州,不僅聰明,而且刻苦。他對傳統文化所下的功夫,要比一般同年齡段的畫家深入得多。
他自幼酷愛書畫藝術及古典文學,畫法曾師揚州名家王板哉,後追溯文同、八大、石濤、“揚州八怪”,又從現代潘天壽、李苦禪諸家汲取營養。常于大自然中充實感受,陶冶情操,於是藝事大進。他長於寫意花鳥,尤擅墨竹,人稱“江南一竹”。書法研臨石鼓文、二王諸碑帖,游於篆隸行草之間。印宗秦漢,方寸之間天地寬。豐厚的傳統文化素養,促成尹石於畫竹領域脫穎而出,嶄露頭角。

王寧玲
女,1953年生於江蘇揚州。自幼酷愛丹青,先後師從上海畫派傳人王亮先生、揚州著名書畫家李聖和先生,以及蘇州著名花鳥畫家張繼鑫先生。擅長工筆和小寫意花鳥畫,在繼承傳統精華的基礎上有機注入現代觀念,逐步形成自己的清新雋逸、恬靜深遠的藝術風格,作品曾多參加國內外展覽並有獲獎。現為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作品展覽:1988—2002年多次入送國內大型展覽。出版:《江蘇畫刊》瓊花孔雀(工筆)1989第三期。《江蘇省花鳥畫集》:落葉蕭蕭(工筆)1994年。收藏:江蘇省美術館1996年9月收藏工筆劃《曉霧》。揚州市檔案館收藏《水鄉暮色》1990。2002.9月,5幅作品入選《當代中國藝術光碟著作》。代表作品:《夕暉》1990年獲揚州市青年中國畫比賽一等獎,《翔》1991年7月獲江蘇省建黨七十周年花鳥畫展優秀獎,《秋韻》1995年9月獲江蘇省女畫家作品展,《瓊花孔雀》入送省花鳥畫展(江蘇畫展89.3期),《瓊花小鳥》入送中國城市市花藝術大展(2002.9)《 藥古陶》入送新世紀江蘇花鳥畫展,《初醒》入送江蘇省首屆工筆花鳥畫展,《富貴長青》(小寫意牡丹 ),《根的斷想》工筆劃。

張友憲
1954年出生。別署二乾書屋主人。南京人,1982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專業,師從張文俊、林樹中教授,留校執教。1984年學習於中央美術學院,1985年,南京藝術學院任教,現為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教授,著名中國畫畫家。1989年在南京師範大學首次舉辦個人畫展《張友憲聊齋人物畫展》。1992年在上海美術館舉辦第二次個人畫展,1993年在江蘇省美術館舉辦《張友憲畫展》,1995年組織並參予南京藝術學院中國畫教師作品系列展。1996年應邀赴廈門大學藝術學院授課並舉辦個人畫展。1997年應邀參加江蘇美術家赴德國畫展。1998年應邀赴中央美術學院授課並舉辦中國畫講座。2000年在江蘇省美術館舉辦《張友憲羅漢系列畫展》。 出版有《畫家之路•國畫山水》、《友憲素描》、《美術家之路•國畫人物》、《張友憲芭蕉系列選輯》、《張友憲水墨畫》、《張友憲中國畫作品選集》、《張友憲人物畫精選》、《張友憲扇面畫精選》、《黃瓜園畫譜》人物、山水、花鳥三冊。《中國畫教學大圖典•寫意花鳥卷》等。現任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中國畫人物兼及山水花鳥,畫界評其是當今中國畫壇最具潛質的實力派畫家。劉海粟大師稱讚其作品用筆良好;程十發先生為其《聚蕉圖》題詩曰:友憲畫蕉,六法精粹,使我拜倒。德國巴斯夫公司以重金購其《松樹》系列懸掛總部,美國著名藝術理論家詹姆斯•埃金斯教授曾專訪二乾書屋談藝,評價其作品為中國畫發展之正途。

陸越子
(1954—)江蘇泰興人,擅長中國畫。1979年畢業于南京師範大 學美術系,留校任教。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畫研究生導師、中國人才研究會書畫人才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中國美協會員,大型中國畫集《當代中華墨粹》主編,《當代中國畫掇英》副主編。。作品《瑞鶴圖》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玉宇清洽圖》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並獲首屆中國花鳥畫展優秀獎。出版有《中國寫意花鳥畫技法》、《越子畫集》、《美術愛好者之友•怎樣畫》系列等。
蔣正義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研究會會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公務員書畫家協會秘書長。生於1950年1月17日,山東省微山縣人。1976年畢業于天津美院,受業于孫其峰、沈堯伊、白庚延諸師。國、油、版三大畫種的系統訓練,加上才情、詩書的滋養,使蔣正義不論在山水、花鳥、人物,還是在美術理論上都得心應手、藝精識卓。他是傳情寫意和調遣筆墨的高手,畫雄山巨川、寫素蘭清竹,筆墨行處,皆詩、皆情、皆意。他那清麗、灑脫、蒼雄、凝煉的藝術語言既是情感釀造而成又是筆墨渲泄而就。他精到地把握了線的收放滑澀、墨的枯潤濃淡,將民族的、外域的營養都匯入文人畫不斷拓展的審美範疇之中,形成自己清逸雋永的藝術風格。作品曾參加全軍和全國美展,出版有《蔣正義書畫集》。

羅邦泰
1954年生,浙江台州人,自幼受家庭影響喜愛文學藝術。15歲開始學習書畫,1973年參軍,業餘堅持書畫學習與創作,1985年進修於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1989年轉業到江蘇省美術館工作。後進行哲學、美學和古代藝術的學習研究,在古代書畫、古代陶瓷方面有較好的修養。江蘇省美術館學術部副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浙江省美協會員,中國現代書法藝術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作品曾在《人民日報》、《文匯報》、《解放日報》、《江蘇畫刊》、《朵雲》及香港的《收藏天地》、臺灣的《藝術貴族》等報刊上發表,並被日本、香港、臺灣、新加坡等地收藏家收藏。1993年香港出版《羅邦泰畫集》。著有《老古董鑒賞袖珍手冊:中國古代瓷器贗品識偽》。

趙鉦
1955年2月出生,江蘇省興化市昭陽鎮人。現為江蘇省詞協會辦公室主任,《江海詩詞》美編,國家中級美術師,金陵書畫院一級畫師、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省直屬機關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全球漢詩總會理事。
  鄭板橋的鄉風孕育了他的藝術靈感,自幼即拜鄉賢喬維良先生為師學習猿猴的畫法。背臨《芥子園畫譜》常通宵達旦。以後去揚州、蘇州上學,拜王板哉、張繼馨先生為師,繼續研究花鳥畫藝術。90年供職南京,得到了謝海燕、陳大羽等老一輩藝術家的指點。三十餘年來,孜孜不倦。他為寫猴在大自然的活潑姿態,深入到西雙版納、峨嵋、張家界等全國著名的靈長類動物保護區寫生,行程數萬里,得畫稿上萬幅。他善於用擬人的手法通過畫猴表達人類的感情。

馮湘斌
江蘇省蘇州市人。畢業于蘇州美術專科學校環境裝飾專業。現為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蘇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蘇州市書畫研究會會員,供職于蘇州市美術家協會並任蘇州市文聯展覽部藝術總監。
  近年來主要潛心對兼工兼寫重彩畫的探索與創作,作品注重恪守傳統美學理念的同時,追求新穎的現代審美情趣與個性化風格。作品多次入選省、市各級美展並被藝術團體及個人收藏。作品《天下真花獨牡丹》及《亭亭立春風》曾先後被江蘇省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省創作中心編入“江蘇中國畫百家”以及“第四屆南北方中國畫大展”兩本大型畫集。

孔六慶
1955年10月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現為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碩導。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藝術專史》副主編,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工筆花鳥研究組組長。蘇州大學“李長白中國畫藝術研究所”學術委員。

葉爛
1955年生於江蘇灌雲。1980年拜當代著名畫家陳大羽先生為師研習花鳥畫。1987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國畫院花鳥畫研究所副所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出版有《葉爛畫集》、《國畫家》、《藝術界》等美術刊物作專題介紹。中央電視臺、江蘇電視臺均有專題採訪。1989年起曾先後在南京鼓樓公園、北京音樂廳畫廊、王府書畫店及香港藝點畫廊舉辦聯展和個展。曾個展於北京、香港、臺灣、大阪、芝加哥等城市。有多幅作品被海內外收藏家及美術館、博物館、大使館、銀行等單位收藏。

于傳迪
字啟明,百貓坊主人,著名學者、書畫名家,國際美協組織授予其“中外書畫藝術名人”稱號。廣州大學松田學院藝術研究所教授,南京花鳥國畫研究院院長,南京山水國畫研究院院長,江蘇省國畫院現聘畫家,《東方美術》雜誌編委,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文聯書畫研究中心研究員,江蘇省甲骨文學會會員,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東方國畫院副院長,劉海粟藝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國際美協組織授予其“中外書畫藝術名人”稱號。

顧揚
畫家揚州國畫院副院長,作品多次參加各項大展並獲獎,91年起赴北京、日本、臺灣、韓國、新加坡、香港、澳門舉辦個展和聯展。部分作品為中國美術館、中南海紫光閣、江蘇美術館等機構收藏。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揚州國畫院副院長、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師。

趙治平
現為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師,江蘇花烏畫研究會理事,常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武進文化局副局長、文聯副主席,武進書畫院院長,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現任江蘇省國畫院藝委會辦公室主任、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研究會副會長。曾任劉海粟美術館館長。
  曾獲得常州市政府頒發“常州市中青年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

江宏偉
(1957年-),江蘇無錫人,中國現代畫家。擅長中國畫。歷任南京藝術學院講師。現為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曾參加第六、七、八屆全國美展以及批評家提名展、全國藝術大展、首屆北京國際雙年展等。曾在廣東、日本及臺灣、香港等地區多次舉辦個人畫展,並在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新加坡等地美術館博物館參展。

陳紹棣
男,1958年生於中國江蘇省揚州市,1978年入揚州市國畫院從事中國畫創作,曾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進修。現為中國文聯書畫藝術中心特聘畫家,揚州市政協委員,揚州中山書畫會副會長,揚州市國畫院藝術研究室主任,國家二級美術師,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多次獲獎、在報刊發表和被美術機構收藏,其簡歷已被列入《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當代書畫篆刻家辭典》、《世界名人錄》(中國卷Ⅰ)。陳紹棣的中國畫作品無論是表現花鳥,還是表現山水都有一種典雅雋永之美,常在清新的畫面上流露出現代氣息,並能注重一些新技法的探索。主要作品有:《秋水悠悠》曾在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中國的四季”美術展中被評為優秀作品獎。《瓜園逸趣》在由中國文聯主辦的“中國國際文學藝術作品博覽會”中被評為特別等級作品獎。《綠野》入選由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1998年金彩獎、牡丹杯新人獎全國中國畫展。《長白山寄情》在“奇迪杯”中國第五屆工筆劃大展中獲優秀獎。《白孔雀》入選《20世紀國際美術精作博覽》大型畫冊。作品曾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加拿大和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展出,受到好評。

陸大有
1958年11月生於南京,畢業于蘇州美專後入中央美院國畫系進修。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研究會會員,江蘇省徐悲鴻研究會副秘書長,南京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南京書畫院特聘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

魏本雄
1959年生於江蘇蘇州。自幼習畫,專攻水墨,創作均以動物為題材,自成一格,尤擅畫猴。先後在南京、廣州、大連、蘇州等地舉辦個展,出版有《魏本雄畫集》等畫冊。現供職于蘇州工藝美術技術職業學院。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常務理事、蘇州市美術家協會理事、蘇州市花鳥畫研究會秘書長。

喻慧
女,江蘇省銅山縣人,1960年生於南京。1977年至1979年總參三部戰士,1980年至1983年江蘇省國畫院專科畢業,2000年至2002年南京藝術學院研究生班畢業 ,2002年至今江蘇省國畫院花鳥畫研究所所長。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江蘇省國畫院花鳥畫研究所所長。父親喻繼高先生是我國當代傑出的工筆花鳥畫家。

楊曉梅
1960年生於上海。現為中級美術師,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南京市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南京書畫院特聘畫師、梅山書畫院專職畫師。作品曾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四屆當代中國工筆劃畫展;全國當代花鳥畫藝術大展;民族魂<國土情全國書畫大獎賽>;省、市美協主辦的一系列重要畫展。

陳太明
號無法。男,1961年生,國家一級美術師。江蘇省文化名人庫入庫畫家、中國美協江蘇分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理事、江蘇省文聯書畫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現任陳太明藝術館館長、宿遷市美協副主席、宿遷市花鳥畫研究會會長、宿遷市政協委員。2009年在蘇州周莊畫家村成功創辦陳太明藝術館。近年來先後在全國十多個城市多次成功舉辦個人畫展。其作品筆墨放縱、拙樸大氣,筆下的雄雞譽滿全國。出版畫冊多部,是活躍在中國大寫意花鳥界最具升值潛力的畫家之一。

蔣光年
1961年6月生於上海,江蘇溧陽人,曾任高三語文教師兼校團委書記、市計生委宣傳培訓科科長,現為中共鎮江市委辦公室黨刊處處長,《創新》副主編,市青聯委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鎮江市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多景詩社社長,市青年書畫家協會副秘書長,市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作家協會和攝影家協會會員。
  詩書畫作品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大展並獲獎,攝影作品多次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並獲獎,曾獲首屆中國書法美術家藝術精品展金獎。“遼河杯”全國書畫大獎賽一等獎,首屆江蘇中青年詩詞大賽三等獎等,作品及個人藝術辭條入選《世界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中國歷代書畫名家大辭典》、《華夏吟友》等詩書畫巨典。有《蔣光年詩書畫選集》出版發行。

袁陵華
江蘇書畫藝術研究會秘書長,江蘇省國畫院特聘書法家,南京鷲峰書畫院秘書長,江蘇省甲骨文學會會員,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丁明
女, 1962年生 ,南京人,祖籍山東日照。現為南京書畫院特聘畫家,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江蘇省文聯書畫研究中心研究員,江蘇省徐悲鴻研究會會員 。多年來隨著名工筆劃大家喻繼高先生學習工筆花鳥畫,2009年在南京藝術學院研究生班研習國畫,師從江宏偉、孔六慶教授。

顧偉璽
顧偉璽(顧維喜), 男,1963年出生,廣西藝術學院桂林中國畫學院副院長、教授,美術學博士,廣西藝術學院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碩士研究生導師。
  長期致力於中國畫創作和藝術理論研究,出版專著《藝術狀態》、《“前海派”繪畫研究》、《中國畫筆墨研究》等多部,在《藝術與設計》、《國畫家》、《畫刊》、《藝術探索》、《新視覺藝術》、《中國美術研究》、《美術大觀》等專業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發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專題研究論文多篇。主持課題多項,為廣西藝術學院藝術史學科學術帶頭人。
  中國畫作品《月亮湖》、《織》、《丹心》等入展國家及省級畫展並獲獎,作品曾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國禮贈送外國領導人,部分作品被多家機構和私人收藏。

鄒甯
民革黨員,字致遠,號大耳,別署邾耷 ,畫齋雨麓山房,漫筆閣.著名畫家,學者韓少嬰先生入室弟子.先後求教于著名書畫教育家黃養輝,陳大羽,楊建侯等諸前輩.隨著名詩人,學者丁芒先生研習詩詞.現為區政協委員.政協文史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研究員,國家人事部藝術家學部委員,金陵書畫院院長助理,中國金陵印社藝術部主任,江蘇省國畫院特聘書法家,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楹聯研究會會員,江蘇省詩詞協會會員,江蘇省文聯書畫研究中心研究員,江蘇必得旅遊策劃設計研究院藝術顧問。

高建勝
1963年生。1988年畢業于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現為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省直分會理事、江蘇徐悲鴻研究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南京書畫院特聘畫師,國家一級美術師。

張華勝
1944年生,祖籍江蘇 。1968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 。曾任部隊美術創作員,雜誌社美術編輯,畫院專職畫師 。現為浙江畫院一級美術師、院長、浙江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國家一級美術師。 作品《荷》入選全國首屆花鳥畫展,《春》獲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接天蓮葉》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出版《中國當代藝術家畫庫•張華勝畫集》。

金鑒才
字明齋,更字明廬、明甫,號白峰。1943年生,浙江義烏人,1963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附中,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曾任西泠印社副秘書長兼國畫研究室主任,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杭州吳山書畫院院長。現為西泠印社出版社總編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中國花鳥畫家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工行書及篆刻。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書展。發表有《藝術的覺醒和基礎的危機》、《再論藝術的覺醒和基礎的危機》、《趙孟頫書法論》、《文徵明書法論》等多篇學術論文,編著有《梅》、《竹》、《蘭》、《菊》技法畫譜和《金鑒才(詩書畫印)作品集》。

何水法
1946年8月生於杭州,1980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畫研究生班。現為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常委,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委員,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西泠印社理事,烏克蘭利沃夫國立藝術學院榮譽博士,浙江畫院國家一級美術師,福建省畫院、福州畫院名譽院長,杭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名譽院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先後在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北京、上海、山東等地舉辦大型個人畫展。出版有《何水法花鳥畫集》、《當代最具升值潛力的畫家•何水法》等二十餘部。何水法曾對兩宋的花鳥畫作過精深的研究,因此,他的工筆花鳥結構嚴謹,用筆圓潤自如,設色典雅秀逸,寫意則受青藤、八大之影響,因而所作寫意花鳥氣旺神暢,筆墨華滋,渾然天成,厚實靈動,相映成趣。

杜曼華
女,浙江紹興人,1935年生於上海,擅長中國畫。1959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專業,留校執教至退休。歷任浙江美術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花鳥畫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女花鳥畫家協會主席、浙江省政協詩書畫之友社理事、浙派書畫研究院副院長、杭州吳山書畫院副院長。作品多次全國獲獎並被收藏。 作品有《寒林晨霧》、《繡球小鳥》、《春》等。

徐家昌
字紀喬,1942年出生於上海。1966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專業,師從潘天壽、吳茀之、諸樂三、陸抑非等花鳥畫名家。1980年該校花鳥畫研究生班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作品具有較為深厚的傳統功力,工筆與寫意兼善,工筆劃方面,對宋元名畫頗多研習揣摩,並能融傳統技法於生活之中,所作工筆花鳥畫格調清新,情趣濃郁;寫意畫從新羅、南田入手,對陳白陽、周之冕、林以善及至揚州八怪、趙之謙、吳昌碩等大師作品均能心摹手追,窮研不倦,故作品既以筆墨見長,又頗具新意,畫翎毛尤為擅長。

盧勇
字小軒,號桐花小院主人,1967年7月生。山東人。擅長中國畫。1989年浙江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專業畢業,並留校任教至今。1998年獲花鳥專業碩士學位。現為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花鳥畫家協會副秘書長。 曾在浙江美院附中任教。1994年畢業於中國美院國畫系助教研究生班,現任國畫系花鳥畫講師。作品 《歷史的思考》獲第七屆全國美展優秀獎,《油菜戴勝》入選首屆全國花鳥畫大展、建黨70周年全國美展, 《幽谷鳴禽》獲全國首屆中國大展銀獎,《 幽谷春聲》獲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

馬鋒輝
1963年9月出生,浙江浦江人。 1988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學院)。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浙江省文聯委員,浙江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1],浙江畫院特聘畫師,國家一級美術師。現任浙江美術館館長。

張偉民
1955年生,浙江杭州人。現任浙江畫院專職畫師,一級美術師。浙江花鳥畫家協會副秘書長。1978年就讀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設計專業。1980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花鳥畫專業。1984年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擔西泠印社任編輯。1986年再次考入浙江美院國畫系,主攻工筆花鳥畫的研究。1989年畢業獲碩士學位。後擔任浙江省二輕工業設計學校(省設計藝術學校)藝術教研室主任、教學副校長、高級講師。1996年調入浙江畫院。大學及研究生期間,主攻工筆花鳥畫創作。

孫其峰
男,漢族,原名奇峰,曾用名琪峰,別署雙槐樓主、求異存同齋主。1920年1月生於山東省招遠縣。1947年畢業于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中國畫科。曾先後從師于徐悲鴻,黃賓虹、李苦禪、王友石、汪慎生等名家。擅山水、花鳥、書法、篆刻,兼通畫史、畫論,曾任天津美術學院副院長、繪畫系與工藝系主任、天津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等職。現為天津美術學院終身教授,西泠印社理事,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天津市海河印社社長,北京中國畫研究院院委等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其書畫作品多次參加國內一些大型展覽,並在日本、美國、西德、法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展出。在北京、南京、天津、大原、濟南等地舉行個人畫展或書畫展。

周彥生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協會員,中國當代工筆劃學會理事,廣東美協理事,廣東畫院特聘畫家,廣東省文史館館員,嶺南畫派十大名家之一。1982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花鳥畫科研究生班,獲碩士學位。2002年被評選為廣東當代中國畫十大名家。作品曾在全國第六、七、八、九屆美展中次次獲獎。

金鴻鈞
男,1937年9月生於北京市。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195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別名愛新覺金鴻鈞,滿族愛新覺羅氏後裔。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名譽會長,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195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62年畢業留在中央美術學院附中任教,1974年後轉入中國畫系任工筆花鳥畫教員,1986年晉升副教授,1992年晉升為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國畫系花鳥畫室主任、中國文聯牡丹書畫藝術委員會副會長、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國少數民族聯誼會理事,北京齊白石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系花鳥畫室主任、中國文聯牡丹書畫藝術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工筆劃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

張立辰
1939年生,江蘇沛縣人。1965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任職於人民美術出版社。1977年起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現為教授、中國畫系主任。擅長大寫意花鳥。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

霍春陽
1946年4月14日出生於河北清苑縣,1969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並留校任教至今。現任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系主任、教授,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畫院院外畫師,天津青年美協顧問,《人民日報》神州書畫院特聘畫家,新華社新華書畫院特聘畫家,中央電視臺書畫院特聘畫家,碩士研究生導師。

賈廣健
1964年生於河北省永清縣。1984年畢業于河北工藝美術學校。1991年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94年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專業研究生畢業並獲碩士學位。被評為天津市文藝新星。獲天津市魯迅文藝獎。被中國文聯授予“全國百名優秀青年文藝家”。中國文聯第一屆“德藝雙馨”會員。被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評為 1997年中國畫壇百傑。現為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花鳥畫室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青聯委員。

郭石夫
1945年出生於北京,祖籍天津,原名郭連仲,以大寫意花鳥畫享譽畫壇,並兼擅山水、書法、篆刻、詩詞及西洋繪畫等,于戲曲造詣尤深。郭石夫先生的花鳥畫,博綜集萃,淵源廣大,由近現代之吳昌碩、潘天壽、齊白石、朱屺瞻諸巨匠,追溯揚州二李、八大、二石至青藤白陽,悉為己用,蔚為一家。

陳鵬
    號天鵬山,1962年生,山東省棗莊市人。中國畫研究院專職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民族畫院外聘畫師、
徐悲鴻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大寫意花鳥研究生課程班指導教師、現調入文化部人才藝術中心。

賈平西
     1964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劃學會理事,黑龍江省花鳥畫研究會主席,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終身畫家,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

王振中
  1939年生,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後任教于貴州大學藝術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貴州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王培東
  1941年生,1961年考入北京中國畫院研究生班。現為北京畫院專業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院副院長。

裘緝木
  1943年生,浙江紹興人,196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國家畫院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國畫院副院長。現代沒骨花鳥畫派宣導者。

劉鴻洲
  1943年生,湖南鳳凰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第四屆理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美協名譽主席,吉首大學客座教授。

劉勝平
  1944年生,福州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美協、福建省書協外經貿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福州烏山畫院副院長,杭州畫院畫師,著名金石書畫家陳子奮先生入室弟子。

公丕炎
  1946年生,山東泰安人。現為山東泰山國畫院副院長,泰安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高卉民
  1948年生,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深造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高卉民藝術工作室導師。

曾景祥
  1949年生於湖南桃江,畢業於湖南師範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與現代設計研究所所長。

潘錫豪
  廣東揭陽人。現為中國手指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指畫創作院副院長、揭陽中國畫畫院院長、懷洛齋美術館館長、揭陽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孫建東
  1952年生於上海,畢業于雲南藝術學院美術系。現為雲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雲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雲南省政協常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何乃磊
  1953年出生于山東莒縣,沂蒙畫派創始人。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副秘書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政府津貼專家。

管建軍
  1955年生,安徽省淮北市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訪問學者,淵林畫院副院長。

馬新林
  1956年出生於濟南市。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部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創作中心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梅忠智
  1956年生,四川閬中人。現為四川美術學院教授,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市中國畫學會會長,國家人事部中國書畫人才專業委員會委員。

王志堅
  1958年生於湘鄉,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現為齊白石紀念館館長、中國美協會員、湖南省美協理事、湖南省美協工筆劃藝委會主任、湖南省工筆劃學會副會長、湘潭市美術家協會主席。

梁時民
  生於四川梓州,先後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廣西藝術學院。現為中國美協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巴蜀創作中心主任、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四川省花鳥畫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于光華
  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畫學院花鳥畫教研室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99年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至今。

陳運權
  1959年生於湖北沙市,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現為湖北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文化部現代工筆畫院畫家,湖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湖北省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

劉阿本
  1960年生於重慶市永川。現為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廣東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市永川區文聯副主席。

安佳
1961年生於遼寧瀋陽。現為北京服裝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劃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文化部現代工筆畫院副院長、秘書長。

胡海藝
  1962年生於大連,深造於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國國家畫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畫院創作部主任,遼寧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大連畫院畫家,國家二級美術師。

曾迎春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美術創作研究院專業畫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民族畫院理事,北京女美術家聯誼會副秘書長,北京華夏名流畫院副院長。

常紹彥
  1963年出生,山東淄博人,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現任淄博市青少年宮青年活動部部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山東美協理事,山東畫院高級畫師,淄博市花鳥畫協會副主席。

呂維超
  1964年生,曾就讀於中央美院、中國美院。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揚州八怪書畫院名譽院長,北京檀州書畫院副院長,北京一得閣藝術館副館長。

王來文
  福建漳浦人,1968年出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仇振霖
  1968年生,畢業於湖南師範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國家畫院,主攻大寫意花鳥畫。現居香港。

劉佰玥
  1968年生於河南鹿邑。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周口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老子畫院院長。2008年就讀於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創作院第二屆研究生班。

韓璐
  1969年生,北京市人。1994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並留校任教,現為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副主任,兼副書記,中國畫系教授。

劉春潮
  現為中山美術館館長。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山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結業於文化部中國岩彩畫研究所高級研修班、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三屆漆畫高級研修班。

民俗

更多
周公解夢

聯繫我們


漢典黄曆:


漢典交流群:漢典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