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剛反唐與竹山薛家梁子

  竹山縣城東面與房縣接壤的那個鄉鎮,叫做文峰鄉;鄉政府所在地地名叫做薛家梁子。薛家梁子與薛剛反唐有什麼聯繫?

  薛剛為什麼要反唐?又是如何反的?《南唐全傳》的開篇部分用了很多的筆墨敘述出了個中原由:說是那一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萬歲爺為了證明盛世景象,傳旨在長安城舉行花燈會。

  卻說那天下午,薛剛哥們兒幾個喝醉了酒,像往常一樣在大街上想橫衝直撞,因街巷被人擠得水泄不通,薛剛就仗著酒性發了火,掂起腿胯子,打起旋風腿,只一腳就把個小孩拋起來又重重落在地上,跌得腦漿飛濺;當下就嚇死了領小孩的老頭兒——可不是一般的一老一小啊,老的,是當朝萬歲爺的老爹;小的,是萬歲爺的兒子——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正月十五鬧花燈,踢死太子嚇死老王的故事。

  出了這樣的人命,那還了得?皇帝當時下了聖旨,不管他老薛家功勞多大,權勢多重,非償命不可!於是,動用了御林軍,把薛家男女老少二百九十九口人全部捉住,集體砍了腦殼,攏一堆,埋了。可皇家還恐怕薛家人死後又“托生”——轉世還成為人,就冶煉鐵水,澆鑄屍堆,凝固成著名的鐵丘墳,還做了圍墳的院牆,派兵日夜守護。

  薛家三百口,只逃脫了薛剛一人。踢死太子嚇死老王后,把薛剛的酒醉迷糊勁全給嚇醒了,就從長安城西出,一路奔逃,逃到了竹山縣南部深山的九華山。九華山有個紀家坡,坡上有人操練兵馬,領頭人是地方草莽女英雄紀鸞英。紀鸞英見薛剛前來,使絆馬索將薛剛放倒,捉住,問過了情由,便將薛剛招為上門夫婿。

  第二年的清明節前夕,薛剛帶上挺著大肚子的紀鸞英,去了長安城外鐵丘墳,要給爹娘和眾親眷作祭奠,不料還有士兵把守。薛剛只好讓紀鸞英在一個背靜處等候,自己則一縱身躍進了墳地院牆,在鐵丘墳前跪下,涕泣燒紙,傷心得忍不住大放悲聲,驚動了把守的士兵,一擁而入,嚇得薛剛飛過院牆,一把拽起紀鸞英轉身逃命。

  薛剛夫妻倆奔逃到九華山對面的山窪裡,紀鸞英因為慌忙奔走,動了身子骨,生下個黑胖胖的男孩。孩子產下,大人小孩都要洗一洗身體,可是,哪裡有溫水呢?正著急,眼前石坎下就出現了一口水井,冒著騰騰的熱氣。夫妻倆很是歡喜,就來到井邊,手一摸,不燙不涼,正好洗浴。

  娘倆洗畢,又想著有什麼東西擦乾才好;只見井水一陣翻花,旋轉出幾個葵花盤來,上面也沒有葵籽,柔軟軟的,正好擦拭身體。擦畢,抬頭一看,喲,石坎上長的有一排葵花呢。薛剛夫妻倆為了記住這個地方,順口把那井叫葵花井,給兒子取名叫薛葵。

  到如今,那口水井還是叫葵花井,浸潤著近百畝農田,成為九華山森林公園的重要景點。薛剛與妻子兒子在竹山建立根據地,成為反唐的將帥,並且在竹山拉練起主力軍。由是,薛家的人丁在竹山開始興旺起來,便從南部深山分流出一大撥東移,在如今文峰鄉政府所在地一片山梁上繁衍,當地人隨口就稱其為薛家梁子

民俗

更多
周公解夢

聯繫我們


漢典黄曆:


漢典交流群:漢典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