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內觀經原文_譯文及現代解說

       簡稱《內觀經》,是道教的經典著作之一,下面為大家一一的介紹太上老君內觀經的原文,譯文及現代人對《內觀經》的解說。

 

太上老君內觀經 原文:

      老君曰:天地媾精,陰陽布化,萬物以生承其宿業。分靈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動而生也;四月陰靈為七魄,靜鎮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也;七月七精開竅,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宮室羅布,以定精也;十月炁足萬象成也。元和哺食,時不停也。

      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神,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生元也;無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臍,深精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所以週身神不空也。定位諸神,調身之法也。

      元氣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運動住止關其心也,所以謂生有由然也。調息之法也。

      予內觀之,歷歷分也。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則神也,變化不測,故無定形,所以五臟藏五神。五神者,五賊也。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也。魂在肝,肝者,其色青,其象龍。魄在肺肺者,其色白,其象虎,精在腎腎者,其色黑,其象玄武,志在脾脾者,其色黃,神在心心者,其色赤,其象禽。神在心者,即神聚心也,所以字殊,隨處名也。一下乃修心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陽之精主火,上為瑩惑下應心也。色赤、三葉如蓮花,神明依泊五神聚之,從所名也。其神也,非青非黃、非大非小、非短非長、非曲非直、非柔非剛、非厚非薄、非圓非方,變化莫測,混合陰陽,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正,放之則狂意不可須臾離也,清淨則生,濁躁則亡意不可須臾雜也,明照八表其光明也。八表?,暗迷一方一方?,但能虛寂,生道自常,永保無爲,其身則昌也。以其無形,莫之能名,禍福吉凶,悉由之矣。所以聖人立君臣、明賞罰、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難伏,唯在於心,心若清淨,則萬禍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沉淪惡道,皆由心也。妄想憎愛,取捨去來,染著聚結,漸自纏繞,轉轉繫縛,不能解脫,便至滅亡。由如牛馬引重趨泥,轉增陷沒,不能自出,遂至於死。人亦如此。始生之時,神元清淨,湛然無雜,既受納有形,形染六情:眼則貪色、耳則滯聲、口則耽味、鼻則受馨、意隨健羨、身欲肥輕,從此流浪莫能自悟。聖人慈念,設法教化,使內觀己身,澄其心也。

      老君曰:諦觀此身從虛無中來,因緣運會,積精聚炁,乘華降神,和合受生,法天象地,含陰吐陽,分錯五行,以應四時以上由心到身,以下由身到頭。眼為日月,髮為星辰,眉為華蓋,頭為崑崙,布列宮闕,安置精神。萬物之中人為最靈,性命合道性命相合,人當愛之。內觀其身,惟人尊焉,而不自貴妄染諸塵,不淨臭穢,濁亂形神,熟觀物我,何踈何親,守道長生,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也。

      老君曰:從道受分謂之命,自一稟形謂之性,所以任物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出謂之志,事無不知謂之智,智週萬物謂之慧,動而營身謂之魂,靜而鎮形謂之魄,流行骨肉謂之血,保神養炁謂之精,炁清而駛謂之榮,炁濁而遲謂之衛,總括百神謂之身,萬象備見謂之形,塊然有閡謂之質,狀貌可則謂之體,大小有分謂之軀,眾思不測謂之神,邈然應化謂之靈,炁來入身謂之生,神去於身謂之死,所以通生謂之道。道者,有而無形,無而有情,變化不測,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則為神明,所謂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則修心也,教人修心則修道也。道不可見,因生而明,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常保者,以其不能內觀於心故也。內觀不遺,生道常存。

      老君曰:人所以流浪惡道,沉淪滓穢,緣六情起妄而生六識,六識分別繫縛憎愛,去來取捨,染著煩惱,與道長隔,所以內觀。六識因起六欲,識從何起,識從欲起;欲從何起,欲自識起。妄想顛倒而生有識,亦曰自然,又名無爲,本來虛靜,元無有識,有識分別起識邪見。邪見既興,盡是煩惱。輾轉纏縛,流浪生死,永失於道矣。

      老君曰:道無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屬形不屬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則長存不亡也。

      老君曰:人能常清淨其心,則道自來居,道自來居則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則生不亡也。人常欲生而不能虛心,人常惡死而不能保神,亦由欲貴而不用道,欲富而不求寶,欲速而足不行,欲肥而食不飽也。

      老君曰: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則道降,道降則心通。神明之在身,由火之因卮也。明從火起,火自炷發,炷因油潤,油籍卮停,四者若廢,明何生焉。亦如明緣神照,神託心存,心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謂之神明者,眼見耳聞意知心覺,分別物理細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老君曰:虛心者遣其實也,無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動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靜心者令不亂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濁也,淨心者使不穢也,此皆以有令使除也。四見者,心直者不反覆也,心平者無高低也,心明者無暗昧也,心通者無窒礙也。此皆本自照者也,粗言數者,餘可思也。

      老君曰:知道易通道難,通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老君曰:道也者,不可言傳口授而得之,常虛心靜神,道自來居。愚者不知,勞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遠、而神愈悲。背道求道,當慎擇焉。

      老君曰:道貴長存,保神固根,精炁不散,純白不分,形神合道,飛昇崑崙,先天以生,後天以存,出入無間,不由其門,吹陰煦陽,制魂拘魄,億歲眷屬,千載子孫,黃塵四起,騎羊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老君曰:內觀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閉目思尋,表裏虛寂,神道微深,外藏萬境,內察一心,了然明靜,靜亂俱息,念念相繫,深根寧極,湛然常住,杳冥難測,憂患永消,是非莫識。

      老君曰:吾非聖人,學而得之。故我求道無不受持千經萬術,惟在心也。

 

 太上老君內觀經 譯文:

  老君曰: " 天地媾精,陰陽布化,萬物以生。承其宿業,分靈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動而生也。四月陰靈為七魄,靜鎮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也。七月,七精開竅,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宮室羅布,以定精也。十月氣足,萬象成也。元和哺食,時不停也。

  對於人體來說,天地就是指父母,媾精就是陰陽交合,然後便開始陰陽交融生長發育,並且秉承父母的靈氣,這便是"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現象。父母從和合開始,這個還未形成的人但開始生長,一個月生變為"胞孕",兩個月形成"胚胎",後面三、四月中,(什麼是魂、什麼是魄,魂魄與神精直接相對應,人無神則魂丟,魂在則人的神在,人就有靈氣,如果一個人精不足,則此人無魄力,有運魄力的人一定精神飽滿。人有三魂七魄,三魂謂之天魂、地魂、命魂,七魄謂之天沖、靈慧、氣、力、中樞、精、英。這三魂七魄各有陰陽,三魂屬陽,主動主生,七魄屬陰,主靜主形,失魂落魄之人,一定站立不定、癡癡呆呆。) "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前面四個月是"一生二,二生三"的過程,這兒開始"三生萬物",五臟六腑全出來了,從而分藏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臟即"心、肝、脾、肺、腎",六腑即"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 第七個月,由裡及外,五官等功能也逐漸俱全,第八個月,神經系統也已經有所知覺,第九個月方方面面也基本生成完畢,第十個月瓜熟蒂落,馬上就可以哺乳餵養。

  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神,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生元也。無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臍,保精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元氣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運動住止,關其心也。所以謂生,有由然也。予內觀之,歷歷分也。

  頭有九宮,上應九天,中間一宮,謂之泥丸,亦曰黃庭。(人體的控制系統在頭部,相當於人體的CPU,)五官也集中在頭部,所以能"照生識神"與魂魄相通。心主血脈、心主神志,心腦相通,所以人的生命本元在心。(這一段內容中"司命"、"無英"、"白元"、"桃核"等都是被道教神化了的穴位之神,有關知識還必須閱讀《黃庭經》、《太清中黃真經》、《思九宮五神法》等許多道家書籍。 《黃庭經》謂人體中有八大神宿衛,二十四位真人,諸如發、腦、眼、鼻,耳,舌、齒、心、肺、肝、腎、脾、膽等等皆有神主之。《太清中黃真經》中雲,人體"五臟六腑百關九節有神百萬"。而在這些神靈中,最重要的則是"泥丸"、"司命"、"無英"、"白元"、"桃孩"諸神:"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魂,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心源也。無英居左,制三魄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臍,保精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天體有諸"宮",人體亦有與其相對應的諸"宮",而無論天體之"宮"還是人體之"宮",均為同一神靈所轄。其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體諸神不過是天體諸神之氣化。如《思九宮五神法》中說,"九天九宮中有九神,謂天皇,九魂變成九氣,化為九神,各治一宮。"在這裡,道教之神完全還原為人體自然,失去了其宗教特色。)

  鼻吸天氣,口食地氣。天之元氣經鼻導入泥丸,這兒也許有人要問,氧氣應該是吸入肺部,為什麼是頭部的泥丸宮呢?其實這正是西醫和中醫的不同點,人呼吸臭氣首先是頭腦感到噁心,人呼吸鷳空氣,也是頭腦首先感到清爽,中醫所說的氣與西醫所說的氣是不同的東西,這個氣應該寫成"炁",而口吃食品,按中醫也是氣,這個氣應該寫成"氣",是地氣。正是這種氣與神明相通,與動靜相關,因此我們才能內觀,才能明白自己、瞭解自己的一切。

  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則神也,變化不測,故無定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腎,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隨處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陽之精,主火。上為熒惑,下應心也。色赤,三葉如蓮花,神明依泊,從所名也。

  五臟與五神(即神魂魄精志)的關係是這一節的關鍵。神在心,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腎,志在脾,這五神的核心是"心神",五神與一行的關係是心神屬火其色赤,肝魂屬木其色青,肺魄屬金其色白,腎精屬水其色黑,脾志屬土其色黃。這些都是中醫的基礎知識,心神定則五神各守其舍,心神散則五神各出其位,導致神情惶惑。所以,心神為一身之主,能控制其它諸神,內觀也主要靠心神意會。

  心為什麼是火,因為秉受太陽之精。"熒惑"是古代天文中的火星的別稱,中醫是講究天人合一,在這方面有許多書已經失傳,非常遺憾。"三葉如蓮花",也是從天文一類講的,可惜我解釋不了,我在猜想,這是不是在說"心"這一個字,但不管怎樣,心與神(也叫神明)是相互依存的。

  其神也,非青非黃,非大非小,非短非長,非曲非直,非柔非剛,非厚非薄,非圓非方。變化莫測,混合陰陽。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正,放之則狂。清淨則生,濁躁則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虛寂,生道自常。永保無為,其身則昌也。以其無形,莫之能名,禍福吉凶,悉由之矣。

  這一段以及下一段文字,都是接在上一段的內容,因其太長,是我人為分開的。"神"這個東西屬於非物質形態,所以從顏色、大小、長短、曲直、剛柔、厚薄、方圓等方面來內觀這個"神"是不可能的。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能感覺得到,感覺到"神"這個東西,大可等同天地,小基於毫芒,制約住但身形一切端正,不控制住則身體理智一切失衡。清靜則腎水壓制住心火一切處於平靜,濁燥則心火過旺,肝木損而肺金傷,魂飛魄散,六神無主。

  心神可通達四面八方,上至九霄下至五洋,卻在任何一方都有可能迷失,任何一個干擾都可能打斷心神的思維,所以只有在極其虛靜的情況下,心神才能通達自如,這就是才子所說"致虛極守靜篤"。永遠保持"無為"的狀態,心神才能一直安寧,從而保證身心不疲憊,精力旺盛。所以,"神"這種無形無名的東西,禍福吉凶全由它所主宰。

  所以聖人,立君臣,明賞罰。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難伏,唯在於心,心若清淨,則萬禍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沈淪惡道,皆由心也。妄想憎愛,取捨去來,染著聚結,漸自纏繞,轉轉系縛,不能解脫,便至滅亡。由如牛馬,引重趨泥,轉增陷沒,不能自出,遂至於死。人亦如是,始生之時,神元清靜,湛然無雜。既受納有,形染六情,眼則貪色,耳則殢聲,口則耽味,鼻則受馨,意隨健羨,身欲肥輕,從此流浪,莫能自悟。聖人慈念,設法教化,使內觀己身,澄其心也。

  聖人之所以要確立君臣是為了要明賞罰,設官僚訂法制是為了限制人的行為,從而使人心不亂。人之所以難以制伏,就是因為人心在動。一旦某事打動了人心,便一定會產生相應的行動。所以說心靈是控制行動的源泉。佛教裡也有類似的故事,一群和尚看見風吹旗飄,於是有人說是旗在動,有人說是風在動,這時慧能告訴大家,既不是風動,也不是旗動,是你們的人心在動。小雅認為慧能也說得不對,應該是風也動旗也動,從而引起心在動。如果不能引起心在動,人便感覺不到風動旗動。有一例子可以證明,一次和朋友一起向車站急趕,見朋友看了一下手錶,我馬上問他幾點了,他神情一呆說:"啊呀我忘了"。雖然他看了表,但表的時間沒有打動他的心,所以他感覺不到。這實際上是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我們以後再討論。

  心神清靜便能身心安息,當然就可以萬禍不生。所以,社會上的一切動亂,包括流浪生死、沉淪惡道,都是心的不平衡所造成。人的心情、人的情緒、人的愛憎等感情方面,也是受心神的支配,所以有人感歎道:"世上的人見多了,便有些淡然,淡然的是那些並不真切的情感的膺品,淡然的是那些瑣碎的情感的坷垃。早已知道,今日的人們就象地上的螞蟻,會無端生出一種忙碌,一種豐富,那柔腸百結,悉腸百結,拆開來看只不過是纏繞成團的一段空白時間。"

  由於人心不齊,又有感情與欲望的糾葛,使得人與人的關係越來越複雜,人與人的矛盾越來越激化,社會也由此變得龐雜無比,這就好比牛馬陷入淤泥之中,欲撥不能,只能越陷越深。這兒就引出了道家治國治家的最高境界"無為而治",許多人解釋這一觀點總有點牽強附會,今天我們可以完整地來解釋這個"無為而治"的思想。道家認為人在剛出生時,神元清靜,湛然無雜,後因環境影響,社會教化,眼貪色,耳貪聲,口貪味,從而產生各種欲望和需求,無限的欲望去爭奪有限的資源,使人也同樣陷入泥潭。所以,道家要求人絕聖棄智,使身心保持清靜自然,人便可以減少欲望,沒有欲望便沒有行動,便沒有紛爭,從而社會安寧和諧。

  遠古的三皇五帝時代,之所以傳說是無為而治,那是因為當時的人類,其主要敵人是洪水猛獸,人與人之間最需要合作和説明,所以當時能夠無為而治。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便開始"富貴生淫欲",有了欲望便有紛爭,社會開始混亂,逐步走向禮治和法治。社會和我們個人是同樣的道理,我們要內觀,就必須要澄清思慮,使身心保持清靜才能洞察一切。

 

太上老君內觀經 現代解說:

  太上老君是道教人物,是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之一,道教的理論依據是道家。要瞭解內觀經,我們必須瞭解道家的宇宙觀,也就是世界是怎麼產生的。這就涉及到我之前所寫的一篇文章《宇宙的產生和毀滅》,道家認為,宇宙產生之前只有茫茫的道,這個"道"既是宏觀的概念,又是微觀的概念,所謂茫茫一片,這是宏觀的,也就是說這個"道"很大,大到什麼程度呢,大到"至大無外"的程度,也就是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在它的外面;那麼微觀的小又小到什麼程度呢,小到"至小無內"的程度。

  在這樣一個虛無縹緲的狀態下,道教卻偏偏要給它按上一個"主宰"之神,稱為"元始天尊",然後,這個"道"不知什麼原因開始動了,一動便有"靈炁",究竟是先有"炁"才會動,還是先動了之後才有"炁",這就好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了,總之,這時有了"靈炁",道教又給這種狀態下安置了一個"主宰"之神,稱為"靈寶天尊"。這個具有"靈炁"的"道"運動的幅度越來越大,就好象一個看不清的"點"在旋轉,並且一轉越大,有點象一個太極陰陽魚,逐漸可以看出其有所分化,這個道所分化清楚的兩面便是"兩儀",即"陰陽兩儀",注意:這個"陰陽兩儀"是道的兩面,而不是道一分為二變成兩個東西,道教又為這一狀態下安置了一個"主宰"之神,稱為"道德天尊"。

  這個道德天尊所代表的陰陽兩儀,再進一步運動之後,便是陰陽二氣,萬物就是這陰陽二氣所產生。至此,北方首都認為,這個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而南方道教則認為,三清之後,也就是萬物生成之後的一個萬物主宰之神叫"太上老君"。這個故事便是道教的"創世紀",而這個"創世紀"是得到了科學的驗證。這並不是小雅憑空亂說,天體物理學家方勵之就專門著書用天體物理學的方法來解釋過這一創世紀的偉大理論。

  既然萬物一切是由"道"產生的,那麼萬物就必然存在著一定的規律,有了這個規律,我們就可以瞭解世界,那麼,我們究竟如果來找出這個規律呢?老子在《道德經》的第一章就已經告訴了我們,但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有引起注意,那就是"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想要明白這兩句的意思,先得搞明白,古文中的"妙、徼"是什麼意思,小雅認為,"妙"是事物的"內在奧妙"、"內在本質"、"記憶體聯繫";"徼"是事物的"外在輪廓"、"外在表現"、"外在邊界"。事物是由小到大,從無到有,因此,我們觀察事物發展趨向時,要"順著"事物發展的方向去思考,要向"宏大"的方向思考;而如果我們要觀察事物的由來時,就要"逆著"事物發展的方向,即"順著"發展的來源去摸索,要向"微波"的方向思考。這就是"常有"和"常無"的兩種不同的思考方法,一個是順著思考,一個是逆著思考。

  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是有許多發言人的相似,電子圍繞原子核轉,而地球圍繞著太陽旋轉,許多原子按一定規律組成分子,而許多太陽系組成銀河系,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世界的規律為什麼如此相同而又如此不同呢,老子也同樣在《道德經》中告訴了我們,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層層地效法而來,這就為我們觀察事物的變化提供了方法。

  人的身體本身就是一個宇宙,人成了萬物之靈,觀察人自己同樣可以瞭解陰陽五行的作用規律,從男女受精,經過十月懷胎,這預演著人類產生的一個縮影,從這個縮影可以瞭解陰陽變化、五行之氣的所屬,以及處理病變的方法。所以,大家來聽小雅講解《內觀經》,並不是說逐字逐句地翻譯每一句該文言,那樣你仍不能起到內視的效果。必須瞭解道家的大道規律,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才能入精入微,才能致虛極而守靜篤。

老君曰: " 天地媾精,陰陽布化,萬物以生。承其宿業,分靈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動而生也。四月陰靈為七魄,靜鎮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也。七月,七精開竅,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宮室羅布,以定精也。十月氣足,萬象成也。元和哺食,時不停也。

  對於人體來說,天地就是指父母,媾精就是陰陽交合,然後便開始陰陽交融生長發育,並且秉承父母的靈氣,這便是"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現象。父母從和合開始,這個還未形成的人但開始生長,一個月生變為"胞孕",兩個月形成"胚胎",後面三、四月中,什麼是魂、什麼是魄,是許多初學者要搞清楚的東西,這個魂魄不是西方的幽靈,是很科學的東西。它與人的精氣神是密切相關的。我們看一看中醫裡面的定義。

  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大家注意上面的定義,"精"和"神"都是先天而來,也就是從父母那兒帶來的,而"精"是物質形態的,"神"是意識形態的,精少則必然神喪,精足則神氣滿。我們看神州電影中有"神仙",神和仙是不同的,仙是經過修練而飛升天上,而神卻是隨天地生成而生成,後世小說一錯再錯,終於分不清神和仙了。

  魂魄與神精直接相對應,人無神則魂丟,魂在則人的神在,人就有靈氣,所以"靈"又與"魂"合用為"靈魂",擴展到集體如軍隊就成了"軍魂"。如果一個人精不足,則此人無魄力,有運魄力的人一定精神飽滿。人有三魂七魄,三魂謂之天魂、地魂、命魂,七魄謂之天沖、靈慧、氣、力、中樞、精、英。這三魂七魄各有陰陽,因劃分太細,大家不必記得如此詳細(小雅本人也不記),只要記住關鍵一點:三魂屬陽,主動主生,七魄屬陰,主靜主形,失魂落魄之人,一定站立不定、癡癡呆呆。

  關於"心意志思慮智"我就不繼續詳細解釋,不過這一段內容是值得大家體會一下,涉及到物質與意識的關係問題,所以,我個人越讀這些古書越覺得其寶貴。下麵言歸正傳,"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前面四個月是"一生二,二生三"的過程,這兒開始"三生萬物",五臟六腑全出來了,從而分藏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臟即"心、肝、脾、肺、腎",六腑即"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

  從這個圖可以看出,心、小腸→火,腎、膀胱→水,肝、膽→木,肺、大腸→金,脾、胃→土。關於三焦很難定其五行,因為三焦是指上、中、下三焦,對應肺肝腎心脾五臟,上焦有心肺二髒,中焦有脾肝二髒,下焦有腎。

  第七個月,由裡及外,五官等功能也逐漸俱全,第八個月,神經系統也已經有所知覺,如果胎教這時也可以開始了,第九個月方方面面也基本生成完畢,第十個月瓜熟蒂落,馬上就可以哺乳餵養。整個過程和當今本醫未必完全吻合,但大致相當。古代農曆算產期不是數多少天,而是"減三加七"很容易記住,比如今天是農曆六月十三開始懷孕,將月份減三、日子加七就變成明年的農曆三月二十臨產,這個方法比記天數方便很多。

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神,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生元也。無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臍,保精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元氣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運動住止,關其心也。所以謂生,有由然也。予內觀之,歷歷分也。

  這一段有幾個穴位我也不知。頭有九宮,上應九天,中間一宮,謂之泥丸,亦曰黃庭。人體的控制系統在頭部,相當於人體的CPU,五官也集中在頭部,所以能"照生識神"與魂魄相通。心主血脈、心主神志,心腦相通,所以人的生命本元在心。大家注意,這一段內容中"司命"、"無英"、"白元"、"桃核"等都是被道教神化了的穴位之神,有關知識還必須閱讀《黃庭經》、《太清中黃真經》、《思九宮五神法》等許多道家書籍。

  《黃庭經》謂人體中有八大神宿衛,二十四位真人,諸如發、腦、眼、鼻,耳,舌、齒、心、肺、肝、腎、脾、膽等等皆有神主之。《太清中黃真經》中雲,人體"五臟六腑百關九節有神百萬"。而在這些神靈中,最重要的則是"泥丸"、"司命"、"無英"、"白元"、"桃孩"諸神:"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魂,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心源也。無英居左,制三魄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臍,保精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

  天體有諸"宮",人體亦有與其相對應的諸"宮",而無論天體之"宮"還是人體之"宮",均為同一神靈所轄。其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體諸神不過是天體諸神之氣化。如《思九宮五神法》中說,"九天九宮中有九神,謂天皇,九魂變成九氣,化為九神,各治一宮。"在這裡,道教之神完全還原為人體自然,失去了其宗教特色。

  鼻吸天氣,口食地氣。天之元氣經鼻導入泥丸,這兒也許有人要問,氧氣應該是吸入肺部,為什麼是頭部的泥丸宮呢?其實這正是西醫和中醫的不同點,人呼吸臭氣首先是頭腦感到噁心,人呼吸鷳空氣,也是頭腦首先感到清爽,中醫所說的氣與西醫所說的氣是不同的東西,這個氣應該寫成"炁",而口吃食品,按中醫也是氣,這個氣應該寫成"氣",是地氣。正是這種氣與神明相通,與動靜相關,因此我們才能內觀,才能明白自己、瞭解自己的一切。

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則神也,變化不測,故無定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腎,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隨處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陽之精,主火。上為熒惑,下應心也。色赤,三葉如蓮花,神明依泊,從所名也。

  五臟與五神(即神魂魄精志)的關係是這一節的關鍵。神在心,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腎,志在脾,這五神的核心是"心神",五神與一行的關係是心神屬火其色赤,肝魂屬木其色青,肺魄屬金其色白,腎精屬水其色黑,脾志屬土其色黃。這些都是中醫的基礎知識,心神定則五神各守其舍,心神散則五神各出其位,導致神情惶惑。所以,心神為一身之主,能控制其它諸神,內觀也主要靠心神意會。

  心為什麼是火,因為秉受太陽之精。"熒惑"是古代天文中的火星的別稱,中醫是講究天人合一,在這方面有許多書已經失傳,非常遺憾。"三葉如蓮花",也是從天文一類講的,可惜我解釋不了,我在猜想,這是不是在說"心"這一個字,但不管怎樣,心與神(也叫神明)是相互依存的。

其神也,非青非黃,非大非小,非短非長,非曲非直,非柔非剛,非厚非薄,非圓非方。變化莫測,混合陰陽。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正,放之則狂。清淨則生,濁躁則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虛寂,生道自常。永保無為,其身則昌也。以其無形,莫之能名,禍福吉凶,悉由之矣。

  這一段以及下一段文字,都是接在上一段的內容,因其太長,是我人為分開的。"神"這個東西屬於非物質形態,所以從顏色、大小、長短、曲直、剛柔、厚薄、方圓等方面來內觀這個"神"是不可能的。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能感覺得到,感覺到"神"這個東西,大可等同天地,小基於毫芒,制約住但身形一切端正,不控制住則身體理智一切失衡。清靜則腎水壓制住心火一切處於平靜,濁燥則心火過旺,肝木損而肺金傷,魂飛魄散,六神無主。

  心神可通達四面八方,上至九霄下至五洋,卻在任何一方都有可能迷失,任何一個干擾都可能打斷心神的思維,所以只有在極其虛靜的情況下,心神才能通達自如,這就是才子所說"致虛極守靜篤"。永遠保持"無為"的狀態,心神才能一直安寧,從而保證身心不疲憊,精力旺盛。所以,"神"這種無形無名的東西,禍福吉凶全由它所主宰。

所以聖人,立君臣,明賞罰。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難伏,唯在於心,心若清淨,則萬禍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沈淪惡道,皆由心也。妄想憎愛,取捨去來,染著聚結,漸自纏繞,轉轉系縛,不能解脫,便至滅亡。由如牛馬,引重趨泥,轉增陷沒,不能自出,遂至於死。人亦如是,始生之時,神元清靜,湛然無雜。既受納有,形染六情,眼則貪色,耳則殢聲,口則耽味,鼻則受馨,意隨健羨,身欲肥輕,從此流浪,莫能自悟。聖人慈念,設法教化,使內觀己身,澄其心也。

  聖人之所以要確立君臣是為了要明賞罰,設官僚訂法制是為了限制人的行為,從而使人心不亂。人之所以難以制伏,就是因為人心在動。一旦某事打動了人心,便一定會產生相應的行動。所以說心靈是控制行動的源泉。佛教裡也有類似的故事,一群和尚看見風吹旗飄,於是有人說是旗在動,有人說是風在動,這時慧能告訴大家,既不是風動,也不是旗動,是你們的人心在動。小雅認為慧能也說得不對,應該是風也動旗也動,從而引起心在動。如果不能引起心在動,人便感覺不到風動旗動。有一例子可以證明,一次和朋友一起向車站急趕,見朋友看了一下手錶,我馬上問他幾點了,他神情一呆說:"啊呀我忘了"。雖然他看了表,但表的時間沒有打動他的心,所以他感覺不到。這實際上是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我們以後再討論。

  心神清靜便能身心安息,當然就可以萬禍不生。所以,社會上的一切動亂,包括流浪生死、沉淪惡道,都是心的不平衡所造成。人的心情、人的情緒、人的愛憎等感情方面,也是受心神的支配,所以有人感歎道:"世上的人見多了,便有些淡然,淡然的是那些並不真切的情感的膺品,淡然的是那些瑣碎的情感的坷垃。早已知道,今日的人們就象地上的螞蟻,會無端生出一種忙碌,一種豐富,那柔腸百結,悉腸百結,拆開來看只不過是纏繞成團的一段空白時間。"

  由於人心不齊,又有感情與欲望的糾葛,使得人與人的關係越來越複雜,人與人的矛盾越來越激化,社會也由此變得龐雜無比,這就好比牛馬陷入淤泥之中,欲撥不能,只能越陷越深。這兒就引出了道家治國治家的最高境界"無為而治",許多人解釋這一觀點總有點牽強附會,今天我們可以完整地來解釋這個"無為而治"的思想。道家認為人在剛出生時,神元清靜,湛然無雜,後因環境影響,社會教化,眼貪色,耳貪聲,口貪味,從而產生各種欲望和需求,無限的欲望去爭奪有限的資源,使人也同樣陷入泥潭。所以,道家要求人絕聖棄智,使身心保持清靜自然,人便可以減少欲望,沒有欲望便沒有行動,便沒有紛爭,從而社會安寧和諧。

  遠古的三皇五帝時代,之所以傳說是無為而治,那是因為當時的人類,其主要敵人是洪水猛獸,人與人之間最需要合作和説明,所以當時能夠無為而治。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便開始"富貴生淫欲",有了欲望便有紛爭,社會開始混亂,逐步走向禮治和法治。社會和我們個人是同樣的道理,我們要內觀,就必須要澄清思慮,使身心保持清靜才能洞察一切。

 

老君曰: “ 諦觀此身,從虛無中來。因緣運會,積精聚氣,乘業降神,和合受生,法天像地,含陰吐陽,分錯五行,以應四時。眼為日月,發為星辰,眉為華蓋,頭為昆侖,布列宮闕,安置精神。萬物之中,人最為靈。性命合道,人當愛之。內觀其身,惟人尊焉。而不自貴,妄染諸塵,不淨臭穢,濁亂形神。熟觀物我,何疏何親。守道長生,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也。”

  "諦觀"是一邊看一邊仔細地辨析。人自身是從虛無中來,姻緣相會便能積聚精氣,和合相生,效法天地的生成,陰陽相互作用,五行暗屬其中,與四時相應。下面幾句中的"華蓋",不是指皇帝馬車的蓋子。太陽和月亮的周圍因雲層的折射會有一圈一圈的光圈,這些光圈被稱為"日華、月華",根據雲層中水份的多少決定日華月華的清晰度,其中離日、月最近的一個光圈被稱為"華蓋",這樣一說明就比較好理解為什麼眉為華蓋了。眼與光明相接,所以喻為日月。昆侖也是指的泥丸宮,用頭來比喻比較好理解,至於為什麼發為星辰,小雅不管怎樣解釋總有點牽強附會,那就不解釋了。

  人為萬物之靈,這已經沒有什麼好解釋了,所以人要珍惜自己的性命,道家屬於養身哲學,希望人長生而不是涅槃。通過內觀自身,就可以體會到人的尊貴,如果人不珍惜自己這來之不易的清靜之身心,則必然會諮欲縱行並染上各種凡塵俗物,玷污自己的身心。當你內觀之後,你就會明白外物和自身誰更重要。要想守道長生,只有為善保真,而世上愚癡,忙來忙去,雖辛苦卻徒勞無益。

老君曰: “ 從道受分,謂之命;自一稟形,謂之。所以任物,謂之。心有所憶,謂之。意之所出,謂之。事無不知,謂之。智周萬物,謂之。動而營身,謂之。靜而鎮形,謂之。流行骨肉,謂之。保神養氣,謂之。氣清而駛,謂之。氣濁而遲,謂之。總括百神,謂之。萬象備見,謂之。塊然有閡,謂之。狀貌可則謂之體,大小有分謂之。眾思不測,謂之。邈然應化,謂之。氣來入身,謂之。神去於身,謂之。所以通生,謂之。道者,有而無形,無而有情,變化不測,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則為神明,所謂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則修心也。教人修心,則修道也。道不可見,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長保者,以其不能內觀於心故也。內觀不遺,生道長存。”

  這一段有一系列名詞的解釋,這些解釋一定要反復體會才能理解,而且這一段比黃帝內經的解釋更為詳細具體。道生萬物,萬物皆有"命";萬物產生之初所固有的稟形稱為"性";(外物通過五官等觸覺在體內形成的印象稱為"象";)這個象被留住並為以後所參照,具有這種功能的東西稱不"心";心對剛才所說的象有所回憶舟為"憶";意所形成的一種意念稱為"志"。

  知道的東西多稱為"智",能融會貫通稱為"慧";意識的核心稱為"魂",使人鎮靜的膽識稱為"魄";周身通行的是"血",保神養氣的是"精";(中醫認為)水穀之氣稱為"榮氣",水穀之悍氣稱為"衛氣";後面的"身、形、質、體、驅"概念與日常的理解沒有太大出入,這兒的"眾思不沒謂之神"我覺得還不如中醫所說"兩精相博謂之神"來得準確,這只是中醫和道家看問題的不同,但基本相通。

  相離而起感應稱為"靈",人身有氣稱為"生",神離人身稱為"死",通達生死稱為"明道"。"道"這個東西,說它是"有"卻沒有任何形狀或狀態,說它是"無"卻又有某種情緣可以感覺得到,"道"變化莫測,對萬物有神通。這種神通對於人身來說就叫"神明",藏於心,所以教人修道就是"修心",教人修心也就是修道。人身上的"道"雖然看不見措不著,但可以根據上面所說的一系列與生命有關的東西去瞭解它。

  (人的生命本來合乎道,但由於存在各種欲望的誘惑,使人勞命傷殘身心勞累,所以)人的生命是不長久的,必須用道為保護它,(使人複歸於清靜無為)。如果人終身勞碌而使生命一步一步地死亡,那麼人身中本來合乎道的東西也一點一點地廢棄,最終導致人身之道被廢棄生命也被消亡。只有生命與道相符合,人的生命才能長生不死從而羽化成仙。人不能長壽的原因就是人不能內觀於心的緣故。內觀的方法不遺棄,則生命必將長存。

老君曰: “ 人所以流浪惡道,沈淪滓穢,緣六情起妄,而生六識,六識分別,系縛憎愛,去來取捨,染著煩惱,與道長隔。所以內觀六識,因起六欲。欲從何起?欲自識起。識從何起?識自欲起。妄想顛倒,而生有識。亦曰自然,又名無為。本來虛靜,元無有識。有識分別,起諸邪見。邪見既興,盡是煩惱。輾轉系縛,流浪生死,永失於道矣。”

  人為什麼會沉迷於那種不珍惜生命的惡道裡呢?這是因為人有喜、怒、哀、樂、愛、惡六種感情,從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欲望,經過不同的取捨,導致不同的追求,茲生出不同的煩惱,終於與道的清靜本質越離越遠。學過禪宗的人可能意識到,這篇文章的作成時間大概是在宋朝左右,那時不僅儒家在剽竊傾家的東西,道家也在偷樑換柱地吸收傾家的東西,中醫講"喜、怒、悲、思、恐"分別與五臟相對應,這六情六識是佛家提出的,所謂六識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引起。上面的內容繞來繞去內觀思想,也就是講的"六根清靜",只不過是用道家的理論來解釋。

  "六欲"和"六識"是相互相承,相互促進的,六識會引起人貪圖六欲,貪圖六欲的同時又增加了六識的程度,從而更加劇了對六欲的貪求。("道"這個東西)也可叫"自然",也可叫"無為",也就是說"道"既無六欲,也無六識,是虛靜的東西。人因為有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能識別世界,而當今世界又是"花花世界",正統教育也沒有及時跟上,所以人因此產生對物欲追求的邪念,從而導致各種痛苦和災難,遠離了道的根本。

  小雅認為,這一段完全沒有必要偷取傾家的概念,而道家自己就有很好的解釋,《老子》中很清楚地寫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這不就是上面所說的六根到六識引起六欲嗎?《老子》又進一步提出解決辦法:"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不尚賢, 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君曰: “ 道無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屬形不屬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則長存不亡也。又曰:人能常清靜其心,則道自來居。道自來居,則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則生不亡也。人常欲生,而不能虛。心人常惡死,而不能保神。亦猶欲貴,而不用道;欲富,而不求寶;欲速,而足不行;欲肥,而食不飽也。”

  道是生成萬物的基本元素,所以沒有生死,有生死的是有一定形體的萬物。這就好比潮起潮落,潮水從起到落是一個生死的過程,而組成潮水的"水"卻不會隨之生生死死。潮水能起是因為有諸多因素(如風、深度、月的引力等)的"道",潮水落下是因為它存在的因素消失。對於人體也是一樣,只要合乎道,即神、精、魂、魄、志、意等各守其位,常保持清靜之心,就自然保持了道的本質,神明自然臨身,人就能長生。相反,人如果有各種各樣的欲念,心就不能空虛,人疲於奔命,造成身心衰竭,不能守神。這就是人想要高貴而不用道,想要富裕而不取寶,想要快速走卻不動腳,想要體胖卻不吃飽。

老君曰: “ 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則道降,道降則心通。神明之在身,猶火之因卮也。明從火起,火自炷發。炷因油潤,油藉卮停。四者若廢,明何生焉。亦如明緣神照,神托心存。水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謂之神明者,眼見耳聞,意知心覺,分別物理,細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人身之道關鍵是用心去體會,而思想也只有看懂了道的這個規律才能算通達,而心靈通達求道的難度就自然減少,從而導致更加明白事理。達成這樣一種良性迴圈,神明就駐留身體之中。如果將這個神明比作火,那麼身體就可以比作卮。(卮[zhī]一般指古代古代喝酒時,那種扁平狀的酒杯,這裡是指油燈,形狀和酒杯相似,杯內放入豆油,中間一根柱子內含絨線繩,上出頭作燈芯,下入杯底以供油之需)。

  光明是由火所發出,而火是由絨線柱所燃,絨線又是由油所浸潤,油是依靠卮杯所承載。這四個環節任何一個被打亂,就沒有光明可見。這個道理和人體之神明相同,人體之光明是由神明所照,而神明是依賴心才存在,。。。。(此處與下一句"水由形有,形以道全"意思不連貫,小雅猜測有漏句,有能解釋的網友請補充一下),要想明白這些人體長生的道理,上面所說的幾個環節缺一不可。因此,我們所說的"神明",通過眼見耳聞、意知心覺,然後分辨事物內在的道理,詳細地用心體會便可明白。以神而明,所以叫"神明"。

  這一段囉囉嗦嗦說了一大堆比喻,可能古人一聽就懂,但我們是越聽越糊塗,小雅撇開原文,用自己的話解釋大家可能更容易明白。所謂內觀就是要明白事物(這兒指人自身)的內在道理,而這個觀察必須要有神助,這個神當然不是天上的神仙,而是人身內心自有的神明。

老君曰: “ 所以言虛心者,遣其實也;無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動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靜心者,令不亂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濁也;淨心者,使不穢也。此皆以有,令使除也。四見者,心直者,不反復也。心平者,無高低也。心明者,無暗昧也。心通者,無窒礙也。此皆本自照者也。粗言數語,餘可思也。”

  在講解這一段之前,為了更好地理解,先解釋一下老子對做人的要求"虛心實腹,弱志強骨",有人說這就是要求人謙虛並吃飽肚子,這是不對的。上面說到"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腎,志在脾,神在心",神居住在心,如果心中有各種貪欲,原先的神就無處可居,虛心就是要去除各種貪欲雜念,使心神清靜。實腹並不是吃東西,而是氣歸丹田。志是欲望的強烈表現,所以要弱志強骨。

  後面所說的"無心、定心、安心、靜心、正心、清心、淨心"等名詞雖多,意思與虛心相差不大。內觀就是要做到"虛心",能夠虛心就能有"四見",也就是四種現象:心直、心平、心明、心通。心直是指不反復,不會今天內觀了,明天被人一干擾又耽擱了。心平是無高低起伏,心境一平如水。心明是心底一片通明,無美醜、好壞、是非、對錯之分。心通是內觀一鑒無餘,毫無阻礙。這些現象都是神明自照的結果。這兒雖胡言亂語,大家可細細品味。

老君曰: “知道易,通道難。通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老子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意思是我的話很容易明白,也很容易做到,可天下人沒有人明白,也沒有人做到。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這是因為看清文字上的意思簡單而理解並相信它較難;理解相信道理容易而按照道理的要求去做很難;按照道理去做一次簡單而在做的過程中體會深意很難;體會深意簡單而要永久地保持下去很難。只有保持這種內觀才能使人身長久。

老君曰: “道也者,不可言傳口授而得之。常虛心靜神,道自來居。愚者不知,勞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遠,而神愈悲。背道求道,當慎擇焉。”

  世上會背誦《道德經》的人很多,但世上理解《道德經》的人很少。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關鍵在"習",也就是要不斷地體會這個道。那就要"虛基心,實其腹",只有保持心情安靜,心神才能入住,許多人不明白這一點,而去勞心苦志地追求,必然背道而馳。

  今天大家有緣聚在一起學習也是一樣,並不是一字一句地解釋就明內觀,關鍵是回去要清心寡欲。如何才能清心寡欲呢,這就要盡可能關閉"六識",所謂閉目養神,就是不看多彩的燈紅酒綠,儘量減少各種欲求,使心不亂不煩,保持心理平衡。


老君曰: “道貴長存,保神固根。精氣不散,純白不分。形神合道,飛升昆侖。先天以生,後天以存。出入無間,不由其門。吹陰煦陽,制魄拘魂。億歲眷屬,千載子孫。黃塵四起,騎羊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要想達到長生之道,就要固本培元,使精、神、心、魂、魄、意、志各就其位,從而保證精氣不散、心神不亂、元氣不失("純白不分"在這兒有點奇怪,文字是否有誤),這樣才能形神合一、天人合一,飛升上天。先天之精使人長生,後天修行(內觀)使人長存。

  (下面是說內觀時的一種幻境,根據修習之人不同,景象也會有所不同。)思想或意念在體內自由馳騁、隨心所欲,沒有任何阻礙,陰陽交融,禦魂攝魄。萬年眷屬、千載子孫也有所感應,又仿佛見到黃塵四起,真人顯現、金堂玉室,送故迎新。(這些虛幻的境象,你認為沒有那就真沒有,如果你相信它有,你也許會見到類似的現象,這就是內觀許多不能傳給他人的地方,屬於"不言之教")。


老君曰: “內觀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閉目思尋。表裡虛寂,神道微深。外藏萬境,內察一心。了然明靜,靜亂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寧極。湛然常住,杳冥難測。憂患永消,是非莫識。”

  這兒又回到前面的大道理作為總結,內觀的關鍵是保持心神平靜,不被各種利益所引誘,不對各種惡念起邪心,吐故納新,閉目靜坐以養神,就會感到腦海中一片虛寂,混沌一片,外部的千變萬化,化為虛幻泡影,內中冥冥也有知覺。等到功夫漸深,便了然明淨,靜亂俱息,這時氣息在體內自由來去,一切順應自然,一切又絲絲相連,達到這種水準,自然疾病全消、憂患俱無,已然超出是非紅塵。

老君曰: “吾非聖人,學而得之。故我求道,無不受持。千經萬術,惟在心也。”

  "吾非聖人,學而得之"這說得非常好,內觀經不是小雅講給大家,也不是古人講給我們聽,是自己修行體會而得,一切的修行方法,不在經書之內,而在修行體會,在自己的心中。

  經文已經講完,修習自在各人,一開始修習時,往往會感到這個經文全是胡說,沒有一點用,這是因為你的思想雜念很多,包括你想儘快掌握內觀方法,這也是雜念,更不用說那些好色貪淫、損人利己之事。

  修習到一定程度也會出現氣息不通之感,我當初就有一種現象,氣息每到玉枕之處便無聲無息,一點感覺也沒有了。後來在沐浴時,一股熱水自頂而下,體內也是一股暖流經過玉枕穴順流而下,此後經過幾次體會,很快便暢通無阻。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體會,具體方法不是他人所能講述得清楚,還是要自己摸索。

  有人說,當氣息運行到某處不通暢時,說明這兒有忽輕忽重的病變,就要將氣息在這兒停留用以"治病",這種說法似乎有點道理,小雅認為是不正確的,原因實在有點難,《內觀經》中要求人保持身心清靜,這是要點,是大道,能"治"百病。

民俗

更多
周公解夢

聯繫我們


漢典黄曆:


漢典交流群:漢典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