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畫的簡述
中國畫的一種。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相傳始於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續有發展。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繽紛可以用多層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圖畫歌》雲:“江南董源傳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就是說的水墨畫。唐宋人畫山水多濕筆,出現“水暈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幹筆,墨色更多變化,有“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唐代王維對畫體提後人宗之。長期以來水墨畫在中國繪畫史上占著重要地位。水墨畫是中國畫的一個分支結構,是組成中國畫體系的元素之一。從物理的角度,水墨畫就是用毛筆蘸著墨和水的合成物,描繪在宣紙上的一種繪畫形式。
水墨畫是中國特色較強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借助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繪畫工具和材料(毛筆、宣紙和墨),表現具有意象和意境的繪畫。其特徵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從工具材料上來說,水墨畫具有水乳交融,酣暢淋漓的藝術效果。具體地說就是將水、墨和宣紙的屬性特徵完美地體現出來,如水墨相調,出現幹濕濃淡的層次;再有水墨和宣紙相融,產生溵濕滲透的特殊效果。二是水墨畫表現特徵,由於水墨和宣紙的交融滲透,善於表現似像非像的物象特徵,即意象。這種意象效果能使人產生豐富的遐想,符合中國繪畫注重意境的審美理想。
設計師都希望能創造出具有本民族文化風格,又能為他人認可的平面設計作品,而不僅僅只是一味模仿國外作品的各種外表形式,這樣中國設計師文化上的那種歸屬感逐漸被喚醒,開始注意到本土文化中的平面設計項目,並把目光轉向本土文化,希望在本土文化中找到合適的平面設計語彙,中國文人水墨畫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水墨”與平面設計的結合。
水墨畫,顧名思義,是以水、墨為主,色彩為輔,紙、絹為主要工具,將水墨流動的特性和豐富的墨色層次,充分發揮與表現意境的一種繪畫。相比西方其它繪畫形式,水墨畫是最有特色的,在東方國家像中國、日本、韓國都有傳承。與一般的元素不同,水墨沒有輪廓線,水墨在宣紙上自然渲染,渾然天成,一個個場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優美靈動,潑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壯麗,柔和的筆調充滿詩意。它體現了中國畫"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意境深遠。水墨畫已有非常長的發展歷程,歷史中的宋、元、明、清階段是中國水墨畫的顛峰。水墨畫強調自然、天趣、不拘形、講究寫意,越來越受到設計師的歡迎。
其實無論是對於古人或是現代人,水墨在歷史上一定有我們都能理解的共通的內涵,這也是水墨一直在設計中追求的永恆的韻味。這裡對空間的運用,虛實相生的關係,陰陽的關係,都非常值得設計師去好好思考。水墨設計時可以考慮大面積留白,如同中國畫以白當黑的美學境界,這也是中國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中國畫的色彩、題款、印章、筆墨肌理等造型元素以及書法的氣韻、節奏都豐富了水墨平面設計的造型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