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黎族的民俗節日

  黎族是個能載歌載舞的民族,這樣的民族自然會逐漸形成自己民族的節日。那麼黎族的節日有哪些呢,在節日他們又會做些什麼呢,下面一起來看看黎族的民俗節日吧!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自己的曆法有著密切的關係。解放前黎族的節日,在鄰近漢族地區和黎漢雜居地區,大多都用農曆,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鬼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除夕”等。就黎族來說,過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春節” “春節”,在黎族地區一般從正月初一過到十五日。屆時,各家各戶清掃庭院,修整“船形屋”,貼紅對聯,洗刷衣服器具,舂米和包粽子,在房門、藤籮、耕牛角等處貼上紅紙,以示吉祥。大人們為小孩備鞭炮,買煙花,男女老幼個個穿上新衣服,乾乾淨淨,喜氣洋洋,一片節日的景象。

  大年初一清早互相拜年,在外面見面相互道賀“恭喜恭喜,年年豐收,年年幸福”。小孩子高興異常,蹦蹦跳跳,他們爭著向大人拜賀新年,獲得糖果、糕點、粽子和壓歲銅錢。

  大人們整日飲酒對歌,通宵達旦。有的則仍按照傳統習慣,從大年初一開始,男人集體狩獵,獵獲物全村人共同享受。 “三月三” 農曆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黎族人民通過“三月三”的傳統來紀念本民族的祖先和英雄人物。 現在紀念活動的規模越來越大,人數有幾千人甚至上萬人。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對歌題材廣泛,除了情歌,還有農事歌、神話故事歌、祝酒歌,以及說今論古歌等。除了歌謠對唱外,還有“打柴舞”、蕩秋千、土槍射擊、射箭、摔跤等節目。

  “招福”和“牛月”

  合畝制地區的黎族同胞,也有另外一些具有民族特點的特殊節日。例如每年三月、七月插秧之後和在十月的“牛月”,要集體舉行一次“招福”禮儀式。到時,男女老少都雲集到“畝頭”的家裡,集體跳“招福舞”、“黎家樂”等,敲鑼打鼓,通宵達旦。在“牛日”這天,牛主要給牛喝一種“牛魂石”浸過的酒,以示對牛的祝願,並且為耕牛修牛欄,禁忌殺牛

節日

更多
周公解夢

聯繫我們


漢典黄曆:


漢典交流群:漢典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