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林大欽風水故事

    【導語】林大欽,是一位1253年的進士,出生于現在的潮州市金石鎮山兜村。他家境貧寒,但是從來也沒有放棄過自己喜歡的學習。那麼林大欽和風水有什麼關係呢?不如現在跟小編看看林大欽風水故事吧!學習一下也很不錯哦!

    桑浦山上除了著名的岩洞文化景觀外,還有兩處古墓地值得我們去遊覽、憑弔。這兩處古墓葬,一處是嘉靖狀元林大欽墓,另一處是其岳父大人孫員外陵墓。

    狀元林大欽出生于桑浦山下的東莆都(今金石山兜村),逝世後葬于楊厝屏山中,後人稱為狀元埔。此墓有碑亭,高約3米,重簷歇山頂,亭內澡井刻八卦太極圖,橫額刻「東莆佳城」,碑面正中書「狀元及第翰林院修撰東莆林公墓」,右下角小字刻:「孝子天繼泣血立石」。墓前還有石馬石羊各一對,石望柱上雕刻精細,造型生動。

    林狀元墓固然使人景仰不已,但最能引起遊人遐思的還是蟹目山下的孫默齋陵墓。孫員外是桑浦山下的西林村人,他的墓地稱為「眠龍」。眠龍風水穴,取其山勢直沖而下,藏風聚氣,遠望似一條隱約臥龍。孫墓朝東北向,有碑亭、拜亭,上蓋由幾塊巨石構成,亭的後壁正中鐫刻著碑文:「明考將仕郎默齋孫公,妣耋壽孺人慈烈林氏墓」。此墓潮州人譽稱為「三女貴墓」。論官階,孫默齋只是個正九品的「將仕郎」,但是他的三個女兒卻嫁給3個當朝顯赫人物:狀元林大欽,授翰林院修撰;進士翁萬達,官至兵部尚書;進士陳一松,官至工部左侍郎。對於他把第三女兒嫁給予林大欽之事,民間流傳著一段趣聞。

    傳說翁萬達和陳一松是孫默齋的大、二女婿,他們早就有了功名,深受到泰山大人器重,而林大欽那時僅有十五、六歲,只是個童生,在西林村教書。一日,適逢孫員外壽辰,府中大宴賓客。林大欽因為年齡小,又未有功名,故東家沒有邀請。他獨坐書齋,百無聊賴,適逢有一乞丐前來要飯,林大欽便對乞丐說:「我沒有東西可給你,但我寫一聯,你拿到孫家廚房門口去貼,便可得到重賞。」說罷,揮筆寫下「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堂。」乞丐半信半疑,依照吩咐拿到廚房門口去貼。怎知孫員外一見,喜不自勝,除了對乞丐加以重賞之外,並問明來由,立刻派人邀請林大欽赴宴。時林大欽已回家去了,孫員外又是要派人去請,翁萬達說:「不可,這樣邀請,他是不來的。」孫員外說:「哪怎麼辦呢?」翁說:「我自有辦法。」說罷,寫了一謎,叫家丁送去。謎雲:「食盡牛頭肉,借刀殺豬烹,傳書人未到,一言寄丹青。」林大欽接書一讀,果然準備赴宴。他的母親見狀,問其原因,林說:「現在他是說『午刻專請』,你看,牛頭肉食盡,不就是個『午』字;豬屬亥,利刀便是『刻』字;『傳』沒人,即成『專』;言寄丹青就是『請』。我要是不去他們以為我讀不懂,豈不被恥笑!」說罷,整好衣冠,赴宴去了。按照舊俗,林大欽是私塾老師,應坐東一椅,陳一松及翁萬達二位,女婿屬晚輩皆在末座。翁萬達不服,席間,作一聯戲大欽:「鼻孔子,目曾子,曾子何為孔子上?」林大欽立即對上:「眉先生,須後生,先生不如後生」。經這麼鬥詩聯,翁萬達深知此生不可小看,便慫恿岳父把小女配給他,這樣,他們三人便成為連襟兄弟。實際上,林大欽年紀比他們小,但出仕並不晚,這只是傳說,不是信史,大家不要以信為真。

熱門文章

更多
周公解夢

聯繫我們


漢典黄曆:


漢典交流群:漢典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