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民居之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在理縣東40公里處,距成都市約180公里。該寨是羌族建築群落的典型代表,寨內一片黃褐色的石屋順陡峭的山勢依坡逐坡上壘,其間碉堡林立,被稱為最神秘的“東方古堡”。桃坪羌寨以古堡為中心築成了放射狀的8個出口,出口連著甬道構成路網,本寨人進退自如,外人如入迷宮。寨房相連相通,外牆用卵石、片石相混建構,斑駁有致,寨中巷道縱橫,有的寨房建有低矮的圍牆,保留了遠古羌人居“穹廬”的習慣。民居內房間寬闊、樑柱縱橫,一般有二至三層,上面作為住房,下面設牛羊圈舍或堆放農具,屋內房頂常壘有一“小塔”,供奉羌人的白石神(一塊卵狀白色石頭)。堡內的地下供水系統也是獨一無二的,從高山上引來的泉水,經暗溝流至每家每戶,不僅可以調節室內溫度,作消防設施,而且一旦有戰事,還是避免敵人斷水和逃生的暗道。

  位於岷江上游雜古腦河畔的阿壩州理縣桃坪鄉,距離成都163公里,距離縣城41公里,全寨共有98戶人家。桃坪羌寨因典型的羌族建築、交錯複雜的道路結構被稱為“東方神秘古堡”,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築文化藝術“活化石”,是至今仍然保持著古樸風情的原始羌族村寨。

  桃坪羌寨始建於西元前111年,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雖歷經戰亂但終於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如今,寨子裡仍然居住著98戶“格爾麥阿嘎”,在羌語裡是“古巷人家”的意思。 

  在佳山寨發現有“石棺葬”,隨葬品多為陶器,也有銅、鐵、木制陪葬品,向世人展示出羌民族古老的歷史,獨特的風俗習慣和民族文化,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民俗考察、研究依據。羌民族跳沙朗(意為唱起來、搖起來)、喝咂酒、吹羌笛、著刺繡。桃坪羌寨依山而建,雜穀腦河水從寨前奔流而過。寨內聳立兩座九層石塊壘砌的土舍雕,與對岸山峰烽火臺遙遙相望。羌寨民房依山建於斜坡之上,均以石塊壘砌而成,古羌先民引山泉修暗溝從寨內房屋底下流過,飲用、消防取水十分方便,人行寨內但聞水聲叮咚於地底。桃坪羌案被中外專家稱為“建築文化藝術活化石”。

  其居所多“依山而居,累石為室”。桃坪羌寨就是最典型的羌族建築。片石、泥土和木頭,在勤勞的羌民族手中,奇跡般地建築起高十餘丈的羌寨,他們世代生存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披星戴月,播種理想,收穫希望。走入桃坪羌寨,就走進了這個民族之中,去領略濃郁的羌族風情,感受羌民族古老的歷史,體味羌民族神秘的文化,品嘗獨有的風味食物,不能不為這個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感動,也不能不為這個民族走向輝煌的理念所折服。

  將高大的石碉與民居合二為一的建築群。這個寨子裡最古老的建築是兩千年前用黃泥、片石作材料建成的,集數學、幾何、力學為一體,顯示了羌族這個古老的民族在歷史上曾經的輝煌。

民俗

更多
周公解夢

聯繫我們


漢典黄曆:


漢典交流群:漢典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