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的傳家寶

    “儉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許多家庭6傳家之寶。北宋傑出的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不僅生活6朴,治學嚴謹,功績卓著,就是在教育孩子方面,也頗為世人稱道,堪稱楷模。
    司馬光,一生儉樸,力戒奢糜。因此,他把“儉樸”作為空子成才的傳家之寶,言傳身教,從不放鬆。
    據史料記載:司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注重教育孩;勤儉待家,力誡奢侈。他說:“由他人奢易,由奢人儉難。,’深刻劍說明了慚和奢侈兩者之間的辯證關係。他在《答劉蒙書》中說自己是“視地而後敢行,頓足而後敢立”。意思是,他做事,陽實地,決不敢貿然行事。為了完成《資治通鑒》這部鴻篇巨著。不但進來幾位友人當助手,還要自己的兒子司馬康也參加這項工作。當他看到兒子讀書用指甲翻書頁時,非常生氣,說道:你這樣做,不是很容易將書頁抓爛嗎?多可惜g接著,很耐心地教兒子讀書的方法;讀書前,要先把書桌擦乾淨,並墊上桌布;讀書時,要把身子坐端正;翻書時,要注意不把書頁弄爛、弄髒。他告誡兒子:做生意的人要多積蓄本錢;讀書人應該懂得愛惜書籍,這是做學問的本錢,馬虎不得為實現著書立說的治國理想,司馬光十五年如一日,抱病工作始終不懈。親朋好友勸他:“應減少勞累,注意身體!”電王曰:死生命也。”這種忘我的工作精神,使同依
和兒子都深受感動和啟迪。由此可見.司馬光研究學問,何等勤奮I在生活方面,司馬光更是以節儉樸實而著稱。他常常對兒子說:“食豐而生奢,闊盛而生侈。”意思是說,吃得太好,容易鋪張;穿得闊氣,容易浪費。
    為使兒子認識到祟尚儉樸的重要性,他以家書的體裁寫了一篇《論節儉》的文章,精闢地論述了三個觀點:
    其—,痛斥著糜陋習。他說:“古人以儉省節約為美德,今人卻因儉約而被譏笑,很反常,要不得!”他還說:“郴瀕,擺闊氣,紅事白事,大操大辦之風日盛,令人深惡痛絕。此風不可長!”
    其二,提倡節儉美德。他援引春秋時期魯國大夫禦孫悅的話:“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吉外之意,勤儉,是形成高尚品質的共同規律;奢侈,措來的惡果可就大了!接著.他對道德和儉樸的關係作了辯證的論述,透徹地說明了儉樸帶來的好處。
    其三,做到勤儉持家。司馬光為教育兒子警惕奢侈的禍害,便以史為鏡,對兒子說:“西晉時,有個人常常以奢侈糜爛的生活在人前焙耀自己,但他好景不長,後來窮了,餓死街頭,很悲慘!”以此說明,奢侈生活的惡果和害處。
    在日常生活中,司馬光不斷告誡兒子:“讀書要認真,生活要儉樸,做事要踏實。表面看來.所說的都不是治國大事,其實,這些均是興家宮國的基業。正是由於打好這些基業,才能治國、平天下。”
    司馬光關於“由儉人奢易,由奢人儉難”的答句,已成為後人傳誦的名言;他教育兒子儉樸的法寶,也頗有成效。兒子司馬康從小就以儉樸自律,勤儉持家,不驕不奢,歷任校書郎、著作郎等職,為官清正,生活儉樸,也為世人稱道。

民俗

更多
周公解夢

聯繫我們


漢典黄曆:


漢典交流群:漢典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