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瀆金蒜”的傳奇來歷

     古時候,我國的長江、黃河、淮河、濟水,被稱為“四瀆”。意思是,這四大水系的水.雖然曲曲彎彎,千回百轉,但最終都是向東流去,歸入大海。
    “四瀆”之一的濟水,正是發源於濟源,顧名思義,濟源是濟水的發源地。
     光陰茬商,歲月滄桑。曾經奔騰咆哮,直流人海的濟水,如今的水量已大不如前,但它依然是流水棕綜,長流不斷,既養育著一方百姓,也澆灌著沃土良田,濟水岸畔的廟街襯,還盛產一種食用大蒜.名曰“濟瀆金蒜”。
    說起這種金蒜,當地曾流傳著一些動人的故事。“金蒜”曾是貢品
    傳說,早在我國元末明初時代,廟街村緊挨濟瀆廟的土地.就種植一種紫皮紅蒜。因其皮薄透明,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閃.故取名“濟瀆金蒜”。此地種植此蒜,已有一於多年歷史,可謂歷史悠久,產量可觀,成為濟源的一大特產。當年,它不僅聞名退還,暢銷各地、還曾是向皇帝進貢的員品。據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漳,食用此蒜後,連稱“好蒜,好蒜”,讚不絕口。
    新中國成立後,有一年剛剛實行集體化的廟街村蒜農們,將收穫的上等新鮮金蒜、蒜莖送往北京,請毛主席品嘗。毛主席品嘗後,委託中央辦公廳復函,表示謝意。從此,濟瀆金蒜,名聲大振,暢銷不衰。


“金蒜”得來不易
    “濟瀆金蒜”何以備受青睞?其中,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有一年,中原地帶瘟疫肆虐,百姓遭殃。得此疾病,百藥無效,久治不愈o這時,有人進言;昆侖山上有一種仙草.只有一根莖.七片葉,名叫“七葉革”,能治此種疾病。不過.要想得到此草.九死一生,比戲劇《白蛇傳》裡的白娘子許仙盜仙草解毒治病還難。但是,為挽救百姓的生命,村裡決定,挑選三位武林高手前去登山盜草。三位高手,不負眾望,經過服昆侖山守護神的一番你死我活的打鬥臍殺,終於將仙草盜回。此種草的根、莖、葉皆含有辛辣味道,跟今天市場上賣的大蒜
基本一樣,所不同的是,其辣味更濃,蒜頭、蒜瓣更大。食此蒜,不僅可開胃、增食,還能解毒治病。村民們就用這種七葉仙革驅除了瘟疫.根治了疾病。
    七葉仙草,使廟街人嘗到了甜頭。從那時起,村裡幾乎家家戶戶種植此種仙草,一度種植面積達到350多畝。後來,村民們在土壤改良和種植技術方面不斷探索、改進,就成了今日的“濟瀆金蒜”。此種蒜的顯著特點是:皮薄肉厚,細膩無絲,無雜質;搗成蒜汁,久存不腐,不燎辣,不變質,不變味,是開胃化淤.增進食欲之佳品,還有解毒消痰之功效。

“金蒜”藥效奇特
    其一,村民武友清,原是個身強體壯的小夥子。43歲那年,他忽然得了病症,咳嗽不止,時常發燒,有時大口吐血,家窮無錢醫治.也無人能治。在明、清那個時代,被稱為絕症。但性格倔強的他,並不甘心,求生的欲望使他靈機一動,決定用“金蒜”一試。他把生蒜煮熟,當菜食用。飯前食熟蒜,飯後吃生蒜,每日三餐,堅持不斷,食用半年,病情好轉.不吐血了,不咳嗽了,飯量也增加了。一年後,傍病徹底痊癒,終年78歲,被稱為襯裡死裡逃生、年遠古稀之人。
    其二,王海,生於清朝初年,家住濟源城區北街,擅長做鐵貨生意。他經銷的鐵貨,物美價廉,曾遠銷河北、山東等地。因此,他成了當時濟源城內的富商大戶。有一年夏天.王海決定騎馬到河北、山東討賬。臨行前,對金蒜有特殊嗜好的他,專門跑到廟街村買了些“金蒜”帶上,以各路上食用。
    一日,來到一處屬於山西地界的深山峽谷。走得人困馬乏.口幹舌渴,急需找口水喝。可是,環顧四周,崇山峻蛤,荒無人煙,哪裡會有水呢?他登高一看,發現正前方不遠處有一個水池。頓時喜出望外,來了精神,牽著馬疾步走到池邊,彎下身子就喝水。可是,他哪裡知道,此處是成群結隊毒蛇經常飲水的地方,水中有毒,凡喝此水,必死無疑。
    王海不知道這些情況,人和馬喝水後正推備上路,忽見有兩個人來到面前,驚奇地問道:“你是何方人氏,家住哪裡?為啥喝了這毒水池的水,安然無事?難道你吃了靈丹妙藥不成?”接著,那兩個人又實言相告,“凡是喝此毒水的人,沒有活著出去的c白打你走進這條溝,我倆就一直跟蹤你,目的是等你被毒水毒死後,撿走你的馬匹和東西….”
    聽了這話,王海驚出一身冷汗,心想:“好險呀,今日差點死在這裡[可是,我和馬為啥沒被毒死呢?”想來想去,他拿出隨身帶的“濟讀金蒜”.說:“我身上別無他物,興許是這金蒜起了作用吧。因為我一路吃金蒜.還用草卷著金蒜讓大白馬也吃丁不少。”那兩人不信,當下吃了幾頭蒜,然後,喝下毒水一試,果然靈驗。從此,一傳十,十傳百,“濟瀆金蒜”能抗毒、解毒的神話,便在濟源和山西的晉城、陽城等地傳開了。
    後來,醫學研究和實踐證明,吃大蒜,對人體確有好處,“濟瀆金蒜”更有奇特的功效。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濟瀆金蒜”聲名在外,風靡各地,幹百年來,暢銷不衰。如今,此蒜成了廟街村的一寶,也是當地農民的一大收入來源。

民俗

更多
周公解夢

聯繫我們


漢典黄曆:


漢典交流群:漢典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