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祭掃活動既能體現對家庭的尊崇,又能表達對祖先的感恩。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下面為大家介紹下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2012年的清明節是4月4號。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北京、廣東、福建、上海、山東、山西等全國各地的人們會在清明節吃什麼呢?
山東清明節吃什麼
山東清明節吃什麼呢?山東清明節吃雞蛋和涼饅頭,萊陽、招遠、長島清明節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清明節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山東清明節吃什麼總和一些“有趣說法”相關。
畫卵
在一些地方,于清明頭一夜,把雞鴨卵煎熟,染成藍黃雜色,在卵殼上加以雕鏤成畫,作為冷食禮品贈送。據說吃畫卵,在隋唐時盛行全國。
北京清明節吃什麼
北京清明節吃什麼呢?北京清明節時在古時吃麥糕、環餅、冷粥等,老北京人清明時喜歡吃饊子麻花、驢打滾和麵茶等,而如今則更注重“應令嘗新”——應時應景、新鮮而有季節特色的食物。看來北京清明節吃什麼是是隨著時代季節略有變化的。
江南清明節吃什麼
三月江南好風光。江南清明節吃什麼呢?江南一帶清明節吃青團子——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製成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南方、北方清明節其它飲食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還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饊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麵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饊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饊子最為有名。有些地區在清明佳節還有食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糍、清明粑、幹粥等多種多樣食品的習俗。
清明節吃什麼呢?筆者看來清明節吃什麼是很有講究的,而各地也略有不同。其實對於清明節吃什麼而言,更重要的是遙祭古人思來者及對健康幸福生活的祈福。
此外,我國南北各地在清明佳節時還有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糍、清明粑、幹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食品的習俗。
山西清明節吃什麼呢?據說山西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山西舊有“清明細雨催人哀,漠漠(土番)頭野花開,手端祭品肩扛鍬,都為先墳上土來”的民謠,生動地概括了時人的心情與掃墓的特點。晉南地區民間要蒸大饃,中夾核桃、紅棗、豆子之類,稱為子福。取意子孫多福,全憑祖宗保佑。家家還要做黑豆涼粉,切薄塊灌湯而食。鏟萎蕤草,在炕席上搓拉,名曰驅蠍。晉東南地區,人人頭上插柳枝枯葉。婦女要用描金彩勝(頭飾)貼在兩鬢。晉北地區,習慣生黑豆芽,並用玉米麵包黑豆芽餡食用。晉西北地方講究用黍米磨面作餅,俗稱“攤黃兒”,呂梁地區在清明後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稱“清新火”。看來山西清明節吃什麼是很有講究的。
浙江清明節吃什麼
浙江各地清明前戶戶磨糯米粉、采清明草或艾葉做清明果。艾葉我們都見過,清明草俗稱綿菜、米菜、佛耳草、鼠曲草,在清明時節萌生出綿綿白毛細葉。人們採摘葉頂,洗淨搗爛和以糯米粉。白色的米粉遇到綠綠的艾葉汁或綿菜汁頓時變得通體碧綠,鮮嫩欲滴。餡兒有豆腐乾和著韭菜的,有熏肥腸拌芥菜末的。有包成團子的,有做成圓餅的,也有包成餃子樣但更精緻些的,那皺褶的花邊一個個碧綠剔透,美麗極了。在浙江湖州,清明節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乾糧。俗話說:“清明粽子穩牢牢。”清明前後,螺螄肥壯。俗話說:“清明螺,賽只鵝。”農家有清明吃螺螄的習慣,這天用針挑出螺螄肉烹食,叫“挑青”。吃後將螺螄殼扔到房頂上,據說屋瓦上發出的滾動聲能嚇跑老鼠,有利於清明後的養蠶。清明節這天,還要辦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沒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孫們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葷以魚肉為主,素以豆腐青菜為主,酒以家釀甜白酒為主。浙江桐鄉河山鎮有“清明大似年”的說法,清明夜重視全家團圓吃晚餐,飯桌上少不了這樣幾個傳統菜:炒螺螄、糯米嵌藕、發芽豆、馬蘭頭等。這幾樣菜都跟養蠶有關。把吃剩的螺螄殼往屋裡拋,據說聲音能嚇跑老鼠,毛毛蟲會鑽進殼裡做巢,不再出來騷擾蠶。
四川清明節吃什麼
四川清明節吃什麼呢?四川清明節吃歡喜團。四川成都一帶有以炒米作團,用線穿之,或大或小,各色點染,名曰“歡喜團”。舊時,在成都北門外至“歡喜庵”一路擺賣。清人《綿城竹枝詞》有詩雲:“‘歡喜庵’前歡喜團,春郊買食百憂寬。村醪戲比金生麗,偏有多人醉腳盆。”兩湖、四川盆地的部分居民清明節有吃粽子的習俗,既可以用於上墳祭祖,也可以在出遊時自己食用。
福建清明節吃什麼
福建清明節吃什麼呢?閩東閩南,家家戶戶則要煮烏稔飯——將糯米用洗淨煮熟的烏稔樹葉浸泡後蒸煮而成,顏色烏黑但卻米香撲鼻,別有一番風味。此外,閩東各地無論城鄉大多吃芥菜飯,據說可以終年不長疥瘡。這也是廣東清明節必吃的食物。 在泉州及閩南一帶清明姐還常吃潤餅菜——用麵粉等擦制烘成薄皮,再捲入胡蘿蔔絲、肉絲、蚵煎、芫荽等混鍋菜肴,葷素搭配,美味可口。溫州和潮汕人清明節還吃清明餅
上海清明節吃什麼
上海清明節吃什麼呢?上海清明節吃什麼和江浙一帶清明節飲食差別不大。青團是江南地區的清明時令點心。上海清明節有吃青團、吃藕的習俗。吃藕是祝願蠶寶寶吐的絲又常又好。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清明螺
清明時節,正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薑、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