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風俗

清明節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那麼清明節風俗有哪些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1、掃墓祭祖

祭掃墳墓,對死者表示悼念,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每年清明節,歌女們都到他墳前插柳枝以示紀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習俗。李白有詞雲:“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裡,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2、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3、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4、清明節的春遊活動

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後,盡情地親近自然、到郊外踏青遊玩,是清明節俗的另一項重要活動。舊時,清明時節的郊野之中,眾人春遊的場景是非常盛大熱鬧的。當時遊樂活動在清明節俗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節日

更多
周公解夢

聯繫我們


漢典黄曆:


漢典交流群:漢典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