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援_勸誡侄兒勿論人長短

      馬援,字文淵,陝西興平人、東漢開國功臣之一,漢族,扶風茂陵人,因功累官伏波將軍,封新息侯。新莽末年,天下大亂,馬援初為隴右軍閥隗囂的屬下,甚得隗囂的信任。歸順光武帝后,為劉秀的統一戰爭立下了赫赫戰功。天下統一之後,馬援雖已年邁,但仍請纓東征西討,西破羌人,南征交趾(今越南),其“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的氣概甚得後人的崇敬。王莽執政時間,曾任漢中太守,後投靠劉秀.扔仟隴兩太守,田帶兵判仗畝功,被封為諸侯。

      其先祖來有兩說,一說其先祖為即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趙奢號馬服君,秦滅趙後,子孫為避禍而以馬為姓;一說為歸化的匈奴人。曾祖父馬通,漢武帝時大臣。馬通與兄莽何羅與江充善,因此參與巫蠱之亂,並因“元功”被封為重合侯。後之後武帝反思巫蠱之禍,痛悼愛子之亡,開始對參與制造巫蠱之亂者的懲處。江充被夷三族;凡參與逮捕衛太子和與衛太子戰鬥的人一率誅殺;丞相劉屈氂(武帝之侄,中山靖王子)被腰斬,妻子被梟首。莽何羅見武帝開始清算參與制造“巫蠱之亂”清算,因此很害怕。於是他挺而走險,與其弟馬通、莽安成合謀要刺殺武帝。但是在刺殺時,金日磾發現莽何羅神情有異,及時發出警告並抱住莽何羅摔至階下。於是莽何羅兄弟宗族俱被殺。

       馬援與其他開國功臣不同,馬援大半生都在“安邊”戰事中度過。馬援為國盡忠,殞命疆場,實現了馬革裹屍、不死床簀的志願。不可否認,馬援所從事的戰爭,一般都發生在封建王朝和周邊少數民族之間,馬援本人思想上也有不可避免的時代局限,但他忠勤國事,馬革裹屍,仍然令人欽佩。馬援進身朝廷,沒有一個人推舉薦拔,全靠自己公忠為國。後來居於高位,也不結勢樹黨。於是,他生前受到權貴的排擠壓抑,死後又遭到了嚴重的誣陷迫害。

 

勸誡侄兒勿論人長短的一則故事:

       為教育其兄的兩個兒子馬嚴、馬敦如何為人處事.他專門寫信勸誡:
    “我希望你們聽到有人在背後議論別人的過諾,就如間聽到白己的父母被人議論一樣,朵可以聽*但口裡不可以說話,其歡議論別人長短的人,隨使評論國事的人,都是我最厭惡的,找也不願聽到我的子孫有這種行為。你們知道我極其厭惡這種做法,因此,不要再在我向前說這種話,就像父母教訓了女那樣,不能違背,我所以看中你父母的勸誡,就是希望你們不要忘記這樣的教訓。
     “龍伯高這個人為入敦實厚道,做事周密謹慎.說話不需要收文嚼宇,都是按理按法講話,謙虛佑樸,廉潔奉公,很有威嚴,我很喜歡他,看重他,希望你們仿效人家.學習人家。杜季良這個人很豪爽,很講義氣,能為人的憂愁擔憂,以別人的快樂為快樂。無論賢良與不賢良的人都和他交朋友,他父親死了,邀請賓客.許多地方官都來了。對這個人,我也喜歡他,看重他,但我不希望你們仿效他,學習他  仿效伯高,即使學不好,尤其是那些謹慎整頓國家的人,刻意模仿還能相似,就好像雕刻天鵝不成還能像鴨子的道理一樣。但是,如果學小可能淪落為一個輕挑淺薄的人,就保人們說的‘畫虎不成反類犬’的一樣。事列如今,季良可能還不知,他去上任了,作為—個地方的長育,剛到任,就遭到百姓切齒痛恨,州官郡官也把他作為議論的對象。對此,我感到寒心、擔心。閱此,我不願讓自己的于孫去仿效他,學習他。”
      在這封信甲,作為叔父的馬援對兩個侄兒喜歡背後議論人的缺點,進行批評教育,希望他們改掉這個毛病。接著,馬援列舉兩個例子,讓侄兒們知道該學誰.不該學誰。全文觀點鮮明,態度誠懇,有的放矢,針對性強,加之行文簡潔,比喻貼切,很有說服力。因此,本文成為古代教子中的名作之一,還被收入《古文觀止》一書,值得一讀。

民俗

更多
周公解夢

聯繫我們


漢典黄曆:


漢典交流群:漢典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