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對於春節民俗意義的追尋

  一、春節的存亡
  1998年和1999年,我連續兩次參加中央電視臺製作的有關春節民俗的節目。第一次是作為大型文化史講座"中華文明之光"之一,專門介紹春節民俗的內容與歷史;而第二次則是探討春節民俗所遭遇的現實問題。電視臺編導強調:這一次不需要介紹春節,因為大家都會過春節,並不特別需要我來介紹;而是需要作為民俗學者的我來談談為什麼要過春節。春節為什麼存在?春節有必要嗎?如果沒有必要的話,大家何必為此忙忙碌碌呢?春節放鞭炮在大城市已經禁止,那麼能不能徹底取消春節呢?這些當然都是大問題。可是這些大問題並不僅僅存在于編導的頭腦裡,許許多多的普通人也都會遇到與此類似的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時代的變化,我們每一個人似乎都感覺到春節越來越沒有意思。說起來,理由是多方面的。剛剛過完了一個新年(元旦)又來一個新年(春節),讓人多少有些糊塗;年前是一片忙碌,那是多麼的勞累;到了除夕照例是"春節聯歡晚會",雖然那些演員極盡逗樂之能事,可是娛樂是春節的主要目的嗎?正月初一,鞭炮不許放了,幾乎是一片死寂;由於分家,兒孫給爺爺奶奶拜年還要長途跋涉,而交通又是那麼差!那樣辛苦值不值?所有這一切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沒意思"!
  "沒意思",換句話來說就是"意義的缺乏"。文化是一個符號系統,是使用一系列的符號,傳達一系列的意義。每一種文化現象都是一個具體的符號,都在傳達著一定的意義。傳達意義是文化符號的最具本質性的功能,它不能以任何其他方式被替代。當一種文化符號難以傳達其所負擔的意義時(或者符號形式存在問題,或者符號形式所負擔的意義不能為人們所接受),那麼這種符號也就面臨滅亡的命運了。當人們覺得春節"沒意思"的時候,春節的命運也就危險了。
  二、追尋民俗的意義是民俗學的終極關懷
  面對這個現實問題,民俗學如何回答?民俗學應該如何回答?這是關係到民俗學的性質、或者說關係到民俗學的終極關懷的問題。民俗學如果想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獲得自己的地位,使自己成為現代學術世界的重要分子,就必須正確回答人們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並解決問題。
  可是,民俗學舊有的那些回答方式如今面臨挑戰。在這裡,像民俗學家們過去常常做的那樣追溯古代春節的起源,是無法解決人們"沒意思"的困惑的,理由是:春節再古老,也只是一個歷史問題,總不能因為古已有之就應該永遠有之吧!"好古之心"並不是人們普遍的心態。那麼換一種做法,羅列現在春節的種種習俗,尤其是農村地區熱烈、喜慶的過年習俗(貼窗花、踩高蹺),或者祭神、祭祖等多少包含迷信色彩的習俗,同樣無法解決"沒意思"的困惑,;理由是那些都與現代生活距離太遠,現代生活根本不缺乏熱鬧或奇異,甚至是過分的熱鬧和奇異了。春節聯歡晚會的失敗就在這裡,它只提供了熱鬧和娛樂,卻無法提供能夠讓人心安理得的意義。那麼怎麼能依靠這些新奇去克服人們心中的"沒意思"呢?上述兩種做法都與意義無關。因此,必須超越單純的田野作業和舊有的歷史溯源,創造性地發現民俗的意義,創造性地闡釋民俗的意義,從而使人們對意義的追求得到滿足。民俗學只有在解答了現實社會所提出的問題之後,才可能贏得自己應得的聲譽。
  探求民俗事項意義的必要性解決了。那麼接踵而來的一個問題是:探求民俗事項的意義是民俗學應有的職分嗎?民俗學是研究本民族民間文化的一門人文學科,它既講究科學態度,同時也應該體現價值判斷。這是民俗學與社會學的最大區別。民俗學者作為民族一分子,在發現民俗的意義,闡述民俗的意義方面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就像我們不可能拔著自己的頭髮而使雙腳離開地面一樣,民俗學研究不可能超越或擺脫價值判斷。現在是西方勢力和西方文化當道的時代,我們中國人和中國文化(即我們何以是中國人)都面臨危機。危機不僅僅是軍事上面臨威脅、經濟上面臨剝削;更深層次的危機是我們自己的文化體系被衝垮了,真正的禮崩樂壞!我們的文化符號所具有的意義正在喪失,我們感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沒意思",以至於作為一個講究禮義廉恥的中國人似乎是一個恥辱。我用"恥辱",絲毫也沒有誇張。講禮節被視為拘謹,守道義被視為死板,居清廉被視為迂腐,知羞恥被視為時髦的反面──過時、落伍,乃至落後。在這樣的時刻,自居文化精英的知識份子、作為專門研究民間文化的民俗學家捫心自問,在學術活動中一味標舉"絕對客觀"的同時是否放棄了自己更加基本的道義責任?我絕對無意于死守傳統價值,而是說一個人文學者應該守護自己所堅信的價值,不能以任何藉口拋棄這一職守!民俗學家必須追問民俗的價值與意義,這不僅僅是研究所必須,而且是人生所必須!
  日常生活的意義被忽略得太久了,民俗學家自己都忽略了它。這就難怪普通百姓會感到我們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沒意思",同時也就難怪民俗學會遭到人們的歧視。未來民俗學的發展,首先仰賴於徹底擺脫目前這種被動局面。
  本文擬就春節民俗所具有的意義展開探索。
  三、春節的意義
  春節作為我國三十幾個民族共同的重大節日,其間包含著許多固定的年年重複的儀式行為。例如:放鞭炮、貼春聯、吃年糕、吃餃子、拜年等等。這些儀式活動是包含了很豐富的意義的。所有的意義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當事人普遍地自覺意識到的意義,這種意義可以通過民俗學者的田野作業而得到。這是當事人進行春節民俗活動的直接的心理支持力量。第二類是當事人意識不到,但是又確實存在於人們的潛意識之中的意義,這種意義必須經過民俗學者的深入分析才能瞭解。這是當事人進行春節民俗活動的潛在的心理支持力量。但是這種力量甚至比前一種更為強大!因為它不受人們一時之需的壓迫。所以這兩個層次上的意義都必須加以探索。
  值得強調的是:春節不僅僅是社會下層百姓的節日,它也是社會上層分子的節日,所以它才稱得上是我們全民族全社會的民俗節日。郎世寧繪畫作品中就有一幅是表現乾隆皇帝與眾皇子過年的情景,其過年方式與百姓是一樣的──貼春聯,放鞭炮。不過,這兩個社會階層對於春節意義的體驗和認識是同中有異的,並不能強求一致。上層分子所體驗的意義可能有些抽象、深奧;下層所體驗的意義可能有些粗略。民俗學家過去強調下層百姓所體驗的特殊意義,並企圖以之說服全社會,那是必然要失敗的。失敗的表現就是有許多人無法體驗那種特殊意義,並因而感到"沒意思"。本文所討論的有關春節的文化意義將包括以上各個方面,以求對春節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與瞭解。
  1、傳統曆法的哲學意義
  自古至今,人們都強調春節作為一年開端的意義。漢代的《尚書大傳》說:"正月一日為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說:正月一日是一年的開端,一月的開端,一日的開端。隋代杜台卿《玉燭寶典》說:"正月一日為元日,亦雲'三元':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意思是說:這一天是新年的開端,新季節的開端,新月份的開端。
  可是,這只是我們傳統曆法所確定的一年的第一天。
  現代普通中國人關於春節最大的困惑也在於此,因為現在我們同時使用兩種曆法:即所謂"陽曆"和"陰曆",也即所謂"西曆"和"夏曆"。於是就出現了兩個新年,即陽曆新年──元旦、陰曆新年──春節。一年之中竟然存在兩個開端,總是難免讓人困惑。所以談春節,首先要說明曆法制度的問題。辛亥革命後的1912年我國開始實行基督教世界通行的所謂"西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陽曆。它是按照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一周所需要的時間365.24219天(即一個太陽年)為一年,平年365天,閏年366天。西曆的一年的開端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元旦"。西曆符合太陽運行的情況,但是它存在一個大缺點──與月亮的變化無關。西曆中每個月的十五日不一定是月圓之日。我國傳統曆法,即通常所謂的"陰曆",據說發明于夏代,所以稱"夏曆"。它實際上是一種陰陽合曆,因為它的制訂是兼顧太陽和太陰──月亮的運行情況。我國人民自古以來就追求陰陽調和,夏曆的制訂就必然地同時考慮太陽和月亮的運行情況。它以月亮圓缺一次的週期為一個月,並把其中的朔日規定為初一,這樣每到望日(即十五)這一天,就一定是月圓之日。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平年十二個月,為354或355天。這樣就比太陽年大約少了11天,所以每十一年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實際上就有十三個月,為383天或384天。通過平年與閏年的搭配,這樣就最終與太陽年保持一致。夏曆內部還專門設計了"二十四節氣",與太陽年完全保持一致,這一點只需要看一看其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就可以理解,這幾個節氣分別是太陽直射線位於赤道、北回歸線、赤道和南回歸線的時刻。由於同時考慮太陽與月亮各自的運行情況,所以夏曆的新年在單純依據太陽的西曆上的日期就不能固定。由此可知,春節日期在西曆上的不固定,並不是由於我國傳統曆法不科學,而是由於我們祖先的哲學觀念與西方人不同。西方哲學強調對立,所以基督教只能選擇一神論,其曆法就以太陽為唯一依據;中國哲學強調和諧,陰陽調和,才能生生不息,所以我們的曆法對太陽與月亮並重。中西兩種曆法的不同反映了中西兩種哲學的不同,這是一個文化選擇的問題,一個價值觀的問題,而不存在哪一方更科學的問題。由於西方文化的優勢地位,他們的曆法在世界範圍得到普遍使用,為了方便,我國政府在公務活動中採取西曆,這是適當的。但是,西曆根本無法反映我們的哲學觀念,我們傳統的節日也根本無法在西曆中體現出來。所以,政府也同時頒佈夏曆,用以安排日常生活。不僅我國如此,東鄰韓國也同時實行這兩種曆法。
  現在某些人不瞭解傳統曆法制度,不理解夏曆所體現的哲學意義,企圖取消夏曆,以元旦代替春節。殊不知這麼一來,不但春節被取消,元宵節、中秋節等等與月亮有關的所有節日也都會被取消。因為我們總不能在西曆元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這些月相不定的日子去"團圓"!曆法既是一個科學的問題,也是一個哲學的問題。不理解曆法制度的哲學意義,是沒有辦法談曆法的,更說不清春節的意義。
  下面,我們具體討論春節儀式活動的意義。
  2、春節的本質意義在於開端
  單純從科學學理上來說,正月可以設置在任何一個月,都不影響曆法的精確。據說,我國上古歷史上,商代曾經以臘月為正月,周代曾經以十一月為正月,秦代曾經以十月為正月。但是,曆法還是一個文化產品,它必須準確地體現文化價值觀念。春季是大地上萬物復蘇的季節,所以夏曆把正月設置在早春時節最能體現出正月作為第一個月的意義。正月確定在春天,正月初一就叫"春節"。全面地看,夏曆正月初一是月亮從"無"(看不見)到"有"(能看見)的一個新週期的開端;也大致是太陽從南回歸線向我們回歸的開端;而且此時正好大地回春(春節總設在立春前後),大地正處於新的四季迴圈的開端。所以不論從日(陽)、月(陰)兩方面講,還是從天(陽)、地(陰)兩方面講,春節都是最為名副其實的開端。天地萬物無非陰陽,所以春節也就成了一切的開端。開端的重要性在許多民間諺語中得到了表現。像"萬事開頭難","頭三腳難踢"等諺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春節對於天地間萬事萬物都是一個新的起點,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從實際考察,我國春節民俗的全部內容和意義無不與開端密切相關。可以這麼說,春節最為本質的意義在於:它是一切的開端。春節的各項民俗活動幾乎都是關於開端的象徵符號。
  第一,春節燃放鞭炮是宇宙起源的象徵。春節習俗中象徵宇宙起源的儀式是燃放鞭炮,因為燃放鞭炮象徵著混沌初開、天地誕生。何以見得?鞭炮起源於古代的爆竹。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意思是說,當時的人們在初一早上起床以後,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裡燒,竹子的爆裂聲能夠趕走怪獸惡鬼。大約到了唐代,人們把火藥裝在竹筒裡點燃,發出爆炸聲。在後來,又用紙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現在一樣的鞭炮。根據宗懍的記錄,爆竹的目的是驅逐"山臊惡鬼"。這種說法一直沿襲至今,不少調查都表明:現代民眾依然用"驅逐年獸"來解釋春節放鞭炮。"驅鬼"是民眾賦予鞭炮的第一層含義。民眾賦予鞭炮的第二層含義是"迎神"。調查顯示:民眾常常認為灶神在正月初一返回人間,放鞭炮是為了迎接灶神歸來。這些包含著迷信色彩的意義顯然是廣大民眾通常都能意識到的意義。但是,這些意義對於現代人(尤其是現代城市人)是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的,因為他們多數是無神論者,不相信惡鬼神怪。可是,現代人即便如此仍然極端喜歡放鞭炮,並引起許多意外傷害,結果使得政府不得不在大城市禁止這一習俗。可見放鞭炮的意義決不僅僅是為了"驅鬼"、"迎神"。我以為,放鞭炮除了具有以上民眾顯意識之中的意義之外,它還隱含著混沌初開、宇宙起源的象徵意義,只是這種象徵意義深藏在民眾的潛意識之中,不為人們所直接認識而已。鞭炮的形狀、聲響和結果都與混沌神話一致。三國時代徐整《三五曆紀》雲:"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在這段最具經典意義的宇宙起源神話中,類似於雞蛋這樣一個封閉體的混沌被打破,天地由此開闢。而竹筒和鞭炮就像混沌一樣具有封閉形狀;竹筒被燒而炸裂,鞭炮被炸而粉碎,清煙上升而為空氣,其他較重物體落而在地,也仿佛混沌初開、天地分離的瞬間。所以,放鞭炮習俗實際上是模仿開天闢地的過程。瞭解了這一層象徵意義的存在,我們才能夠理解為什麼放鞭炮(或爆竹)總是春節第一件事!宗懍《荊楚歲時記》說"雞鳴而起,於庭前爆竹",王安石《元日》詩說得更加清楚:"爆竹聲中一歲除"。現代人在除夕之夜徹夜不眠,等待著初一零點的到來,並隨即點燃自己的鞭炮,其他習俗活動都放在其後。原因在於天地開闢是一切一切的起點,只有在完成了象徵天地開闢的放鞭炮儀式之後,其他儀式才有可能去象徵別的事物。總之,放鞭炮標誌著春節開始的時刻(即除夕午夜子時到來之際)正是宇宙開闢那一刹那。也許有人會認為放鞭炮僅僅是為了熱鬧,可是熱鬧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敲鑼打鼓,為什麼一定要用鞭炮呢?除夕之夜敲鑼打鼓一定會被人視為"胡鬧騰",令人反感,而放鞭炮為什麼就被視為理所當然呢?原因是:放鞭炮不僅是為了熱鬧,而且是為了象徵時間的開端。放鞭炮所象徵的開端意義,放鞭炮作為春節的最重要民俗儀式之一是任何人都必須尊重的。
  放鞭炮在很多地方已經被禁止,或者受到極大的限制。理由都是出於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環境衛生等方面。單單沒有人願意從文化上認真考慮一下。禁放地區人民的節日感受如何呢?我們的文化是否受到破壞呢?安全和衛生當然重要,但是十幾億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要就不重要嗎?為了安全和衛生就一定要禁止放鞭炮嗎?假如我們把放鞭炮完全禁止了,人們就會喪失一個最能體現春節作為"開端"象徵的民俗活動,春節的文化意義就會大大地遭到破壞。人們就不可能恢復深藏內心深處的對於春節的興趣。
  第二、初一畫雞和初七人日習俗是創造萬物的象徵。據葉舒憲先生的考證,我國古代和世界其他地區一樣存在著神靈在七天之內依次創造動物與人類的神話,這種神話直接影響到春節的習俗。《北齊書·魏收傳》引南朝董勳《答問禮俗》:"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羊,四日為豬,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於門,七日貼人於帳。"其中說的正是南北朝時期的春節習俗,正月初一要把雞的畫像貼在門上,或者直接把雞畫在門上。這是象徵雞在第一天得到創造。到了正月初七,則把人像貼在帳子上。這是象徵人類在第七天被創造。正月初七還被古人規定為"人日"。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這一天,人們用七種菜做成菜羹,並用彩帛或金箔做成人形,貼在屏風上,或戴在頭上。這種習俗至今依然存在於湖南、湖北、江蘇、浙江一些地區。以上習俗分別象徵各種動物和人類的起源,其中初一畫雞象徵天地開闢第一天雞的被創造,所以春節就是天地開闢第一天的象徵。在此,一年的開端──春節象徵著宇宙開端的第一天。宇宙開闢,萬物生長,一切都獲得了新生命!這種意義是何等的重要!春節的這層象徵意義還被人們引入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婚禮、新店開張、建房儀式也放鞭炮,這些都是由春節放鞭炮引申而來的,都是用放鞭炮象徵新事物的誕生。但是隨著神話的消失,春節的這一層象徵"萬物初生"的意義逐漸被人遺忘了。現在民間年畫中出現的雞被民眾說成是諧音"吉",其意義和過去比實在相差太多了。接受這種意義的人也很少,畫雞在年畫中已經越來越少見。由此可知,單純的"吉利"含義根本不足以長期支持這種習俗形式。
  第三、春節是人類文化生活開端的象徵。春節祭神、拜祖、拜年是對人神關係、人倫關係的重新確證,即對於人類作為一個文化存在的確證。換句話來說,這些儀式乃是我們中國文化開端的象徵。在上一段中所論述的人類起源,只是說明了人的自然起源。人類當然不僅僅是一種自然存在,他還必須是一種文化的存在,有自己的社會關係和價值觀。由於在人類任何一種文化體系之中最為核心的內容無疑是信仰,所以首先考察春節祭神、祭祖。傳統中國人在春節對天地諸神、家族祖靈等超自然存在加以最隆重、最全面的祭祀。所祭神、靈之多,之全,令人驚訝。對於這一點,凡是進行過春節民俗調查的人大概都會留下深刻印象。這當然是國人多神論信仰的反映。不過為什麼平時這些多神論信徒並不同時祭祀如此之多的神靈,而春節卻例外呢?原因在於:春節祭神、祭祖是對國人傳統信仰的全面展示與重新確證!作為孤獨於世的人們由此建立起人神關係,獲得神靈的庇護。這是我們宗教文化開端的象徵。春節所祭的祖靈也很全,總是從家族始祖開始,囊括一切祖靈;而不像清明節掃墓只祭有限的幾位墓主。春節拜年則是人倫道德的體現。晚輩為所有長輩拜年,長輩接受拜年並賞賜壓歲錢。表面看來,繁文縟節,不勝其煩。但是這一拜一賜之間,長幼尊卑等基本人倫關係與相關的道德規範就得到重新確認。其意義非同一般!這是倫理道德建立的象徵!通過以上這些儀式,傳統中國人的人神關係、人倫關係得到新的確證,於是自然人作為一個具有文化意義的完整的生命存在──中國人就得到確認,他們的人生就得到了意義。海外華人身處異國他鄉,他們面對的主流社會文化和我國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他們中的很多人早已加入了當地國籍,在政治意義上是不折不扣的外國人。但是,他們堅持過春節,堅持繼承春節民俗。原因何在呢?海外華人通過春節民俗活動,重新確證自己是一個文化上的中國人!春節的文化開端意義,春節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與象徵意義在這裡得到了體現。
  可是,現代人的無神論掃蕩了人神關係的價值意義;現代人的拜金主義又破壞了人倫關係的純潔。近年來由於壓歲錢金額的猛漲,使得長輩們心驚肉跳,似乎有點不敢接受晚輩的拜年,進而責怪壓歲錢是個"陋俗"。其實,倒不是俗陋,而是人陋。生活方式的變化使得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疏遠了,個人的獨立性越來越強,於是父慈子敬的道德傳統逐步喪失。孩子一心只想著錢,拜年成了他們討錢的合法手段;長輩也覺得孩子手裡的錢與自己距離太遠,實在有點捨不得。雙方都忽略了拜年所應該具有的道德意義。拜年的道德意義得不到認識,得不到尊重,現代人就逃不脫粗俗與鄙陋,"沒意思"倒在其次了。而從整體上來說,如果我們的春節活動不能完整地確認我們的社會關係、倫理關係的話,那麼我們作為一個文化存在的意義就喪失了。我們就不能從一個自然人上升為一個具有文化意義的人。
  第四、春節是人生新希望的象徵。由於春節成為一切開端的象徵,所以春節的一切行為(包括日常行為)也都具有象徵性、儀式性,具有決定在新的一年裡命運如何的意義。春節時住的房子要裝飾一新。穿的衣服也必須是全新的,據說這樣新的一年裡才能總有新衣服穿。吃的飯要有剩餘,以求"年年有餘",為此還產生了把魚作為重要主題的年畫。春節不能說倒楣的話,孩子打碎了碗,也不能責備,要說"碎碎(歲歲)平安"。消除過去的一切不幸,迎接充滿希望的未來……所以,春節實際上又是我們除舊佈新的機會,是我們表達美好願望的機會。
  總之,我們的祖先根據自己獨有的"陰陽和諧"觀念發現了早春時節一個原本普普通通的看不見月亮的日子的價值意義──開端,於是把它確定為自己曆法制度中一年的開端,這就是春節。同時,他們又創造了神話和種種儀式行為來標誌這個開端,說明這個開端。不同的社會階層按照自己的理解,給春節賦予了不同的文化意義。但是,春節的全部傳統意義都是圍繞著"開端"而存在的:宇宙的誕生、萬物的起源、文化的建立、新生活的開端。
  豐富多采的具體的春節文化形式當然是會隨著歷史的腳步不斷變化的。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盛極而衰,複歸於無。但是,春節作為開端的意義卻是始終存在的,只不過時隱時顯而已。作為開端,春節還將被人們賦予更多的意義。作為民俗學家有責任、有義務去發現、去闡述春節的意義
 

節日

更多
周公解夢

聯繫我們


漢典黄曆:


漢典交流群:漢典交流群